从大连海关获悉,东北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自4月26日启动以来,在东北四省区6个海关之间打造一条“互联互通大通道”,至8月5日改革实施“百日”,6关共接受区域通关一体化报关单申报超过60万票,其中大连海关接受报关单申报逾40万票。
7月1日,海关总署全面开通全国区域通关一体化跨区域互联互通系统,将海关区域通关五大板块合并为全国统一模式,实现全国范围通关一体化。
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满洲里6个海关作为东北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板块,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广东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构成了“3+2”的全国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格局。
改革启动后,东北四省区4万余家外贸企业可自主选择向经营单位注册地海关、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或其直属海关集中报关点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
相关链接:
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沈阳综合保税区(简称沈阳综保区)A区以打造 “东北新港,渤海新岸”为目标,确定实施三大战略、发展四大产业,为沈阳自贸区的申报、创建奠定基础。
四大产业,即以出口加工为先导,打造东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出口加工基地;以保税物流为主导,建成具有集货起运和到货分拨配送功能的无水港、跨境电商平台在北方的仓储配送中心;以国际贸易为引导,建立保税商品展示交易平台;以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为补充,打造辽宁装备出口商品检测和售后维修服务中心。
沈阳综保区由辽宁沈阳出口加工区、沈阳(张士)出口加工区和沈阳保税物流中心三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场所整合组建而成,于2012年10月正式封关运营,分A、B两个管理区域,其中A区位于沈阳近海经济区规划范围内,由辽中县具体负责开发建设。
面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形势、新要求,沈阳市提出:巩固夯实辽中区块,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气魄推进沈阳综保区的大发展、快发展,充分发挥其开放窗口、技术高地、经济龙头的作用,建成富有沈阳特色的自贸区。
瞄准新任务、新使命,沈阳综保区A区确定以三大战略、四大产业为支撑,加快建设“东北新港,渤海新岸”。三大战略,即区港联动战略、两区融合战略、特色发展战略,立足区位、产业优势,对接辽宁沿海港口群,与中德装备园融合互动,将A区建成为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枢纽节点。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