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财经要闻 > 中国市场成鸡肋? 奢侈品牌在华市场遇冷

中国市场成鸡肋? 奢侈品牌在华市场遇冷

现在反腐成风,官员们个个提心吊胆,大把大把花钱变成了小心翼翼,奢侈品的销量也逐步的下降,许多代理厂家开始转行,导致奢侈品牌在华处于劣势状态,接下来,请看详细资讯。

  “在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心中,香港正在失去亚洲奢侈品中心的地位”,有分析师认为,在接下来几年内,香港将面临LV、Gucci、Prada等一系列奢侈品门店的关闭。

  在全球奢侈品市场,2014年中国内地消费者砸金总额上涨9%,达到3800亿元,约占全球奢侈品市场份额的30%,但是诸如反腐、海外消费、代购等原因,让大中华奢侈品市场遇冷。贝恩的《2014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比2013年下滑了1%。

  2012年10月1日中国政府颁发新规定,禁止政府部门和官员购买超过指定标准的奢侈品,这项政策可能会大幅地影响中国市场的奢侈品销售量

  在中国,送礼是做生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诸如手表、名车等奢侈礼品更是巩固商业关系的有利手段,但是新推出的政策将从根本上打击了这部分的奢侈品消费。这项新政策旨在杜绝政府官员大手大脚消费,整顿官场风气,而不遵守此项规定的官员将受到严惩,可能还会丢掉饭碗。

  刚刚发布财报的Coach表示,香港及澳门地区则受内地游客显著减少的趋势影响,销售表现较为疲软,受此影响Coach2015财年中国地区增速首次降到个位数仅增长9%,而四季度增长仅5%;Burberry也表示,目前来看香港市场疲软迹象没有好转,为此集团已在5月份发出财报预警;爱马仕集团也称香港和澳门仍然处于“困难的环境下”。

  由于中国大陆营业额下跌,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Guiony在电话会议中表示:“考虑到价格问题,公司将把业务重心从中国内地转移到其他地区如日本和欧洲,这两个市场更容易获益。”同时,LVMH也联合其他奢侈品集团一起与香港业主重新谈判租金价格。

  除了关闭部分实体门店,奢侈品牌正在调整在华的策略重点。

  一大趋势是,随着“同店销售面临压力(2014年诸多奢侈品牌同店销售平均下滑5%~6%),传统奢侈品牌在新店扩张方面相对保守,品牌采用更严格的门店选择标准,将重心放在开设或翻新装修规模更大的旗舰店上,同时关闭在低线城市中规模较小的卫星店。”布鲁诺·兰纳表示。

  “我们放慢了新店扩张速度,目前正在对许多门店进行装修和关闭处理,并将重心从三线市场转移到一二线市场。”一位奢侈品品牌高管表示。

  另一趋势是,奢侈品购物中心更关注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消费理念。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电商竞争压力和奢侈品零售业的衰退趋势,实体购物中心提供了更多与生活类消费相关的门店。

  “在电商的影响下,奢侈品牌必须考虑统筹线上线下渠道,包括对价格体系、零售方式等的调整”,周婷说,现在已经不是靠开更多门店取胜的时代,所以一些奢侈品牌通过新兴的销售渠道代替原来的门店。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