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采用淘汰落后产能、造成环境污染或浪费资源的企业一律不备案,不予政策支持。11日,记者从新疆纺织服装技术论坛上获悉,新疆目前已制定棉纺织、印染企业准入制度,严防内地淘汰落后产能转移到新疆。
据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介绍,目前自治区制定了棉纺、印染企业准入制度,以确保入疆的企业具有高水平和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通过生产高品质的纱线来满足中高档市场需求。
在东部企业纷纷向新疆“飞”的同时,承接怎样的企业落户新疆,成为新疆纺织服装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道题。梁勇表示,自治区目前已明确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必须站在全球市场竞争、站在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形势下来谋划推进,必须坚持高水平、高起点来发展。
在印染方面,自治区要求只有在国内排名前100名的印染企业才有资格来新疆,落户要求技术必须世界一流,中水回用能够达到100%,污染降到最低点。此外,新疆将大力发展数码印花,将印染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同时,通过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企业不给于政策支持、不能享受低电价和各种补贴的政策,进一步限制、淘汰落后产能向新疆转移。
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在新疆实施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战略部署。为此国家给予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100亿元和增值税全部返还用于产业发展等一系列特殊产业政策。自治区也出台了低电价、运费补贴、使用新疆棉补贴、就业培训、职工社保补贴以及贷款贴息等10项优惠政策,使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成本较内地降低10%左右。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了到新疆投资建厂的热潮。
相关链接:
新疆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要注意哪些问题?就此记者专访了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纺织经济研究所特聘教授、管理学院教授顾庆良。
顾庆良:有几个误区需要纠正。第一个误区是:“印染是污染产业,不应该发展”。从人类发展历史来说,只要穿衣服就离不开色彩,这是人类对美的追求使然。在古代,人们染色采用的是植物颜料,但也需要水,也存在一定的污染。但那时候规模量小,即便有污染也能被大自然降解消化。但到了现代工业时代,人们对印染的需求越来越高,单纯的传统技术和依靠自然修复已不能解决现代印染发展的问题,因此环境问题暴露出来。总体来看,印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有污染就不去发展印染,相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科学发展印染,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二个误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印染产业少排放,没有污染”。这不是事实,实际上,在欧洲很多国家的印染排放标准比中国还低。当然,中国面临着两个现实:一是排放标准是不是执行到位;第二个是中国占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生产的40%,生产大多是在中国完成,造成了环境问题突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