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环球视角 > 欧美小众奢牌现在都归韩国人了

欧美小众奢牌现在都归韩国人了

因韩剧而火的品牌及穿搭多得数不过来,穷困女主角也得一天换几套装扮,每当有韩剧收视率破表,少不了的是时尚博主对整部戏服装的大盘点,成为某种程度上的穿衣指南。

  在引领潮流上,韩国依靠强大的影视、音乐及偶像明星为支撑的娱乐业冲击亚洲市场,经常可以让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快速被消费者熟知。

  而对于韩国来说,为打开国际市场,最好的方法之一可能就是直接收购历史背景迷人的欧洲奢侈品牌。

  但这一做法其实也是瞄准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一种“迂回战术”。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的中国庞大的奢侈品消费需求,为很多国家疲软的市场带来生机,2014 年国人在本土消费下降 11% 的情况下,境外消费同比增长了 9% 。

  还比如我们曾报道过,年初日本奢侈品收入暴增,其中中国访日游客第一季度共消费 2775 亿日元,约占全球游客的四成,平均下来每个人的支出约 60% 用在购物上。

  并且中国消费者目前仍然非常青睐欧洲奢侈品牌,尤其是皮具、时装系列。

  三星集团的第一毛织于 2011 年底收购意大利箱包品牌 Colombo via della spiga,后进驻香港,韩星权志龙、全智贤、崔始源等多次提着这一品牌的手袋增加其品牌曝光度。

  20 世纪早期被称为“时尚之王”的法国设计师Paul Poiret,我们后面会提及他对时尚界影响有多深远,现在要说的是,后来这个品牌在2014年底被卢森堡的一家投资公司Luvanis买了去,现在二次出售,买家是来自韩国的新世界集团(Shinsegae International)。

  为时尚界带来鲜艳色彩,哈伦裤,和服外套和膝上窄裙而知名的 Paul Poiret,最大贡献可能是从东方艺术中汲取灵感,设计出宽松袍式外套,将妇女从紧身衣的束缚中解救出来。

  这位巴黎布商的后代,通过将设计草图售卖给女设计师而开始了服装事业,在沃思杜赛特时装行工作,直到 1903 年发布自己的同名服装品牌

  一战后,他拒绝改变自己异域风情的设计加之 Coco Chanel 等品牌创立带来的强大冲击,逐渐淡出时尚舞台,1930 年左右关店,1944 年死于贫穷和疾病。

  而原本隶属于三星集团的新世界百货,上世纪 90 年代从三星独立出来。拥有新世界百货和 E-mart(易买得百货超市),目前是韩国最大零售商。其时尚和美妆分支集团,拥有至少 200 亿美金的资产。

  其位于釜山的旗舰店是全球最大的百货商场,超过纽约的Macy百货,而旗下的清潭洞Boon the Shop,更是韩国时尚奢华地标,为韩国消费者引进了众多海外奢侈品牌,被称为高端品牌打开亚洲市场的“敲门砖”。

  投资公司Luvanis SA的伦敦代理人Savigny Partners 和运营总监PierreMallevays说:“新世界集团并非想将其打造成韩国品牌,而是希望能对其进行开发、重整,和现代时尚结合,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这不是韩国公司第一次收购欧洲奢侈品牌,目前来说最为成功的案例可能是那个布满铆钉的MCM ,这一来自德国且曾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的老牌皮具公司,没落后由韩国圣珠集团的Sung-Joo Kim(金圣珠)收购并推上巅峰,人们一度认为MCM是韩国品牌。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