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24小时不停播报 > 戏剧服装太没新意 需要变革

戏剧服装太没新意 需要变革

专业人士都知道中国戏剧服装主要以明代服装为主,而明代又以唐宋服装为主。但又太没新意,需要变革。

  说到戏剧服装,近年来各剧种的舞台布景和戏装都发生了很明显的变革。只是,这次不同于“革命样板戏”,内容还是以古代为主,因此还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显得太没新意了。于是,就变成这样,显然不成熟。

  先说袍服,京剧服装的这一类,主要是各种蟒、官衣和帔,还有表示便服的褶(xué)子。原来有许多讲究,分角色穿用,还要与帽靴相配。现在改成合体的,袖子窄了,水袖短了或干脆取消。春秋时期伍子胥和申包胥都穿戴着汉画像砖上的三梁、五梁冠和袍服,三国时期曹操和杨修也穿着宛如深衣似的合身袍子,很短,按规矩应长及脚面。可是新式袍下摆处露出的白色纱质衬袍还遮不住脚踝,我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确实近似壁画和画像砖,陌生的是下面一双刷白了靴底的厚底靴无法与其相配。厚底靴也称高方靴,底一般厚二至四寸,刷白色,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官靴,与蟒、靠、官衣、氅等夸张的戏装相配,以衬托角色的庄重威严。有些官员袍身短,如《小上坟》中的刘禄景,他虽为官吏,但是丑角。他的袍短,靴底也薄,术语叫朝方靴,一般底厚寸许。他的这身行头,一则表明是文丑,二则也易于大幅度的舞蹈动作,所以感觉不出袍子短。曹操穿上就有点不对劲儿了。

  与袍服相配的还有玉带,戏装玉带是一个松松的两侧固定在腰间的大圆圈。总有人问我,古代真是这样吗?当然不,舞台上是为了表演,起到一种装饰作用。官吏两手握住那硬质圆圈,确实威风不少。如今变成系腰的腰带了,真实倒是真实,只是那特有的造型效果不复存在了。实际上,原用的玉带有真实的成分,如带面上镶有圆形或方形的硬片,片上嵌有玉石装饰,名为品片,而真实的叫“銙”,根据品级有金银铜等区分。

  传统戏装中有专门的士兵衣,如《雁荡山》中,义军将领孟海公与隋雁荡山守将贺天龙双方,一方穿紫色绣边护心衣裤,一方穿黑色轱辘钱图案衣裤,外罩护心绿色卒坎。双方能分清,又显得色彩丰富。卒坎也多样,有正穿、斜穿之分。在《失街亭》中,蜀兵穿红色,魏兵穿绿色。《两将军》中,马超的兵白卒坎,张飞的兵黑卒坎,随主将,装饰性很强。新编的几出戏中,士兵都穿着类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铠甲,只是这里用深色布料,再用浅色粗线缝出方格,好像甲片,倒也新鲜。中国戏装一变,就不限于京剧了,评剧、黄梅戏的铠甲都成了秦兵马俑的式样。

  当然,戏装的变革也不是孤立存在的,现在这偌大的舞台确实也难以一桌两椅来充满,于是在特大的背景下有一两层大台阶,便于站两三排人。台阶前还摆上一个实物背景,如《春秋二胥》摆一架古战车,《康熙大帝》摆一门大炮。除了还有京剧唱腔外,看戏人总觉得是在看话剧,或称舞台剧。幸亏有的椅子还有点“座高背低”的京剧范儿,否则就容易让人想起在沙发上的陈白露了。

  传统的中国戏剧服装主要以明代服装为主,而明代又以唐宋服装为主。清代初年,明遗臣金之俊经明总督洪承畴同意,曾与清廷有一个不成文的协议,即“十从十不从”。其中的“娼妓从而优伶不从”,使戏剧服装未受满族统治的影响。属京剧服装讲究程式化,有一种指定性。就说蟒的颜色,明黄为帝王所用,别管是《苏武牧羊》里的汉昭帝,还是《望儿楼》里的李渊,或是《打龙袍》里的宋仁宗,一直到朱棣、朱厚照都可以用,不分朝代,不做逼真的历史考证。深黄、杏黄为太子、亲王,如《杨家将》中八贤王。红色为地位较高的王侯、宰相、钦差、驸马。以上这些有史实为基础,但又不拘泥于某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端午节时评剧《屈原》,其中执意将屈原塑造成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看上去反而觉得唱腔多余了。

  话又说回来,戏剧服装也确实需要变革,大家承认并欣然接受的就有一种叫做“古装衣”的戏服,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根据古画中侍女装来重新设计的,用在《天女散花》等戏里,还梳上古装头,属改良服装。传统戏剧服装虽有诸多高超之处,但肯定不会永久不变,看来关键在于怎么变。抛弃程式化?突出个性形象?有几出戏里的老生不戴髯口了,直接将胡子粘在鼻唇上下。这里有个问题,戏剧是艺术,艺术本应该高于生活,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过分注重真实,反而失去了戏装原有的魅力。倘若各剧种戏装都求一致,会不会又重蹈商场、学校千人一面的覆辙呢?但愿越变越好。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