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沈阳 > 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报批要抓紧

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报批要抓紧

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报批进入倒计时,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跟着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从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沈大示范区)创建调研座谈会上了解到,目前,沈大示范区报批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和倒计时。到2020年,示范区研发经费支出将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5000亿元,建成一流创新中心10个、企业创新技术平台100个。

  借力沈大示范区建设,“沈阳创造”再次发力,创新体制机制将有新突破。沈阳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在筹建。研究院将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成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试验田”。国家级科研机构加快扎根沈阳、融入沈阳产业升级。中科院科研机构与沈阳联手,推进沈阳材料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重点研究机构在沈阳高新区建设。

  挽起“裤腿”,高端人才俯身服务沈阳基层创新。沈阳将以院士、长江学者等行业领军人才为核心,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直接服务经济发展的新型研发实体。

  沈阳、大连两市聚集了全省60%的科研机构、74%的科技成果、76%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骨干科研院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端创新资源和智能机器人、数字医疗设备等一批优势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在此聚集“开花结果”。

  未来,沈大示范区将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创新发展的科技服务保障体系、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基地、国家新兴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国家“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基地、东北亚创新型人才聚集高地、构建大开放大合作的协同创新格局,最终建设成为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先行区、“国之重器”研发主力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东北亚开放合作先导区。100亿规模的辽宁省投资引导资金将助力创新,构建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支撑体系。

  相关链接:

  目前,沈阳已形成了全市会展业统一协调管理、分工负责协作的工作制度和机制,设立沈阳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多项措施,发展沈阳会展业,力争使会展业成为沈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到2020年,沈阳将形成功能完善、基础扎实、管理规范的会展产业体系,发展环境显著优化,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

  198项会展活动,193万平方米的展览总面积,大型会展活动12项,这仅仅是沈阳会展业上半年的成绩单。简单的数据,凸显出沈阳会展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如今,沈阳成为全国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十强城市,在东北地区名列第一,“东北区域会展中心”清晰凸现。

  自2010年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投入使用以来,沈阳会展规模不断扩大,会展层次不断提升,展会效益显著提高。会展业直接收入150亿元,拉动相关行业消费收入约1350亿元,已经奠定“东北区域会展中心”地位。迅猛的发展速度和显著的产业带动作用使沈阳会展业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不仅成为体现城市功能的“名片”,其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更日渐显现。

  通过展会搭建交流合作、招商引资平台,沈阳正使源源不断的信息流、新知识流、技术流作用于产业升级,成为一种看得见的推动力,并逐步内化为沈阳经济的“芯片”和“引擎”。

  新一轮的振兴发展中,如何紧贴经济发展的脉搏和动向,立足于产业,不断延伸会展产业链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提档升级,已成为沈阳会展经济当前的着力点和永久性课题。

  沈阳市明晰了这样的发展路径:倾力建设中心会展城市,走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国际化道路,不断做大会展经济的规模和体量,将会展业打造成为沈阳市经济发展新引擎,拉动消费增长,带动沈阳市产业提档升级。

  对此,沈阳市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会展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提高全市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服务能力;完善产业体系、政策扶持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大力支持行业协会、展览公司等专业机构开展市场化运营,努力为会展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加快推动沈阳市会展业健康发展。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