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我国将举行首次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将是新中国历史上展现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第十五次大阅兵。
3月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举办阅兵式是参考了各国的普遍作法,是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并不是要向谁“秀肌肉”。目的是为了显示中国和世界人民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和能力。5月26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在答记者问时说,关于阅兵的相关准备工作,目前都在按计划向前推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铭记70年前那段惨痛历史,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才能防止历史悲剧重演。人们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巨大贡献:1937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日本陆军总兵力三分之二以上。从1931年到1945年,在中国战场上与日军进行的大小战斗有16.5万余次,歼敌150万人,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70%。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今年的大阅兵,将成为体现国威、展现军威、弘扬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历史时刻。
现代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如美国每年都以阅兵的形式庆祝独立日;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等节日时,也要在红场举行阅兵;美、英、法等国的军校学员毕业都要举行阅兵以示庄重。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军队中就举行过阅兵式。将士出征前和凯旋后,都要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母亲要把象征荣誉和勇敢精神的盾牌亲自交给儿子,如果打赢了,就以带回盾牌为标志;阵亡了就用盾牌抬回尸身。到了18世纪,阅兵式盛行于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各国,极为重视阅兵。英、法、俄、德等欧洲强国,无不借助阅兵这一特殊形式炫耀武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莫斯科红场阅兵震动了全世界。刚刚过去的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红场阅兵,规模为俄罗斯历年之最。这场大阅兵,勾连历史和现实、战争与和平。一些细节和瞬间至今让人难忘,令人动容。
阅兵在中国的历史也同样是源远流长。相传4000多年前,夏朝建立者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在中国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明朝永乐大帝曾调集10万人举办声势浩大的阅兵,仅“观礼”的各国使节就来自27个国家。明朝军威之盛与睦邻友好的国策在各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后中亚、西亚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一直绵延到明末。清代宫廷画家金昆等人奉命所绘的《八旗阅阵图》里,对乾隆皇帝南苑大阅兵的盛况也作了形象逼真的记载。八旗将士各着红黄蓝白等本旗阅兵礼服分阵排列,号角高扬,军旗猎猎,一眼望不到尽头,其场面极为壮观,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场面宏大、威武雄壮的乾隆阅兵图。
现代阅兵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或贵宾的检阅。阅兵既是武装力量的展示,更是综合国力的展示。一个国家的强弱,在阅兵场上可以一览无余。阅兵也可以通过强大的实力、高昂的精神风貌来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达到凝聚军心、民心的作用,成为推动军队和国家全面建设的重要动力。
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差异,不同国家的阅兵形式可谓“别具特色,异彩纷呈”。目前,世界各国的阅兵式,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苏式阅兵、英式阅兵、法式阅兵和美式阅兵四种。
阅兵·服装
法国:历史最久钟情时尚
在欧美,法国最钟情于阅兵。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和拿破仑当政期间就有规模宏大的阅兵式,让欧洲其他国家羡慕不已。法国国庆日阅兵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常规性阅兵活动,从1880年开始,几乎每年的7月14日都要举行一次。游行队伍从巴黎著名的凯旋门出发,在雄壮的《马赛曲》伴奏下,沿着浪漫的香榭丽舍大街朝终点协和广场前进,法国总统和军政要员以及外国使节将在那里等候。
法国的阅兵,服装色彩华丽,艺术气息浓厚。徒步方阵中的外籍兵团参加阅兵的服装最吸引人们的注意,他们身前宛如戴着一件围裙。1831年,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浦一道法令将流浪在巴黎街头的外国人召集起来组成一支部队,并命名为“外籍兵团”。100多年过去了,正是这样一支由不同肤色、不同民族和操着不同语言的人组成的部队,成为了“法国战斗力最强部队”,哪个地方有危机,他们就像救火队一样派过去。
2014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举行的盛大国庆日阅兵中,法国还邀请了72个一战参战国代表出席。
法国人生性浪漫,男人和女人同样爱美。法国军服给人的感觉,一向是华丽到了极致,实用性让位于美观。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军服相当漂亮,法国人爱不释手,一直穿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结果战争一开始,法军穿着红蓝搭配的鲜艳军服,远看十分显眼,成为德国士兵最好的靶子。法军这才赶紧修改军服颜色,此后又经过几度修改,到二战前形成棕色的常服与野战服系列。
穿行在花都百年的古典建筑和青山绿水之间,就算是坚甲利炮也沾染了几分艺术气息。将武器设计得美轮美奂本来就是法国人的爱好,而他们又以艺术的眼光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装甲车辆进行混编,或者对车辆方队巧妙排序。各种大小不一的坦克和战车匀速行驶在美丽的香榭丽舍大街上,偶尔上空还掠过一队法兰西巡逻兵表演队的飞机,在蓝天上拉出红蓝白国旗色图案。这样的艺术化阅兵,或许只能为浪漫的巴黎和捍卫它的法兰西共和国军队所独有。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