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户外用品品牌遍地开花的情景已经一去不返,受到宏观经济和消费终端疲软的影响,国内户外用品行业实际已经进入了洗牌阶段。对于以鞋服产业起家的泉州来说,户外用品业曾经是一个极富潜力的行业,但如今也普遍陷入困境,许多品牌开始销声匿迹。作为中小企业,泉州的户外用品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在零售业受到电商巨大冲击、国际品牌价格下探的多重困境中,一些品牌开始反思过去的商业模式,尝试缩短产品线等方式来实现突围。
23日,狮牌户外举行了2016春夏订货会,经销商们的热情让狮牌户外董事长许荣盛有点意外。“本来我们自己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预计今年的订货量有可能会下降,没想到比去年同期还有上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考虑,一方面是大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是因为许荣盛在今年对订货模式进行了改革,“以往传统的订货模式都是先发货,钱后期结算,而今年一旦订完货经销商就必须付30%的货款,而余下的款采取一年两结或月结的方式,只有钱到位了我们才发货”。
也正是因为改变了经销商们多年的习惯,许荣盛预计会受到一些阻力,甚至是流失一部分经销商。而结果不仅令许荣盛意外,也是欣喜万分。新的订货模式也增加了经销商的资金压力,而订货量不减反增,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销商对狮牌户外产品的认可和信心。许荣盛分析,这缘于公司从去年开始推出了单品突围的策略,“户外用品品类繁多,产品也大同小异,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能体现出我们品牌差异化的策略,后来就找到了‘弹力裤专家’的定位”。
其实不只是狮牌户外,同样在前不久举办订货会的天伦天,也把自家的产品线浓缩成“溯溪套装”、“野跑套装”、“徒步套装”三大系列,更加明确产品的使用场景,提升消费者的聚焦度。肯拓普、圣佛莱、CAMKIDS等泉州户外品牌也在回归产品,极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品牌ID。
通过在面料、工艺、颜色和设计上的微创新,狮牌户外的弹力裤顺利在市场上受到了欢迎,在这次的订货会上也成为了最受经销商们青睐的产品。“这种策略我们也会延续到鞋子上,以往一推就是几百款,现在我们订货会只有四五十款鞋,然后再主推其中的两三款。”许荣盛认为,单品战略不仅有聚焦点,而且能更有效率地集中企业的资源,更能适应现在的市场环境。
出现这样的现象,与近年来国内户外用品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有关。在消费端疲软的情况下,二三线国产品牌的生存已经越来越困难,市场开始被少数的一两个品牌所占据。这从探路者发布的2015半年报可见一斑。作为国内户外用品龙头,今年上半年探路者实现营业收入6.76亿元,同比增长8.61%;实现营业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24.32%;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增长1.17%。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