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地方商人 > 万达“以售养租”,“大租户”苏宁来得太及时

万达“以售养租”,“大租户”苏宁来得太及时

大家对苏宁与万达的此次合作已经过度包装,天花乱坠的理由也掩盖不了二者达成合作背后的商业驱动力。接下来,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苏宁的入驻,其实相当于万达签下了一个大的品牌商家(万达2000个战略品牌商家之一),而合作协议中提到的“万达可根据苏宁需求定制规划设计”,事实上是万达“订单地产”的一个必要条件。

  万达如此高调拿苏宁这一大单,是不是很缺租?虎嗅查阅了万达商业2015年中期报告发现,万达从2012年—2014年的平均出租率在99.2%—99.3%之间,尽管2015年上年为98.1%,略有下滑,但并不能说明万达商业地产这块很缺租。

  站在万达的角度,简单来看就是拿到了一张大额的“长期饭票”。研究万达商业模式的人,基本都会提到万达必不可少的两个成功要素:订单地产、以售养租。

  在多数城市商业中心地段,万达广场集合百货商场、电影院、KTV、写字楼、酒店等“零售+服务”业态,塑造线下立体消费场景。其中,万达的“订单地产”模式——与品牌商家签订联合拓展协议,万达广场开到哪个城市,品牌商家就跟随入驻,反过来,万达广场在结构设计上也会参考品牌商家的需求。

  “以售养租”主要是万达缓解资金链吃紧压力,即以住宅地产开发、物业出售产生的现金流,支持商业地产的持有与出售业务。

  不缺租,但线下购物中心受到电商冲击,传统百货零售亏损加剧,殃及万达。有报道称,王健林将要关闭全国45家万达百货店,“2015年1月6日,万达将关闭10家严重亏损百货,并压缩25家经营不善的百货楼层,此次万达百货拟关闭门店数占其总数的10%。”

  “大租户”苏宁的入驻对万达而言,一方面缓解了单店亏损百货店出局的尴尬,另一方面苏宁长期租赁万达店面,租用面积和经验体量上都是大客户,顶得上多个小客户,节省了管理成本。

  苏宁线下店面也受互联网冲击,而进行了调整。2014年底时,苏宁总计有1696家店面,到2015年第二季度减少为1637家(其中连锁店面1584家),苏宁2014年之前的财报,门店数都是在1700家以上。

  虎嗅曾指出,苏宁门店稳步减少,主要是因为一二线城市租金增长带来经营压力而关店,新开的店面主要来自三五线城市,美其名曰“渠道下沉”。

  根据万达商业2015年中期报告显示,万达当前可租总面积为12.1万平方米,按城市等级分布(与万达总建筑面积分布基本一致):一级城市10.5%;二级城市39.8%;三级城市49.7%。

  因此,苏宁的“渠道下沉”与万达的待租分布有方向上的一致性。但苏宁在一二线城市的门店有个历史“遗留问题”——如何进行效率提升?

  苏宁要对一二线城市店面进行效率提升,扩张不是他们的主旋律,也不符合效益—成本控制。砍掉改造成本的店面,迁移到万达广场,所以在一二线城市,苏宁店或会出现“此亡彼生”的现象。

  不过,关注店面数量之外,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苏宁店面结构的调整。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