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还有多少人还记得过去那些年我们穿过的“手工牌”服装呢?
剪刀、软尺、三角形的划粉,针线在指尖飞舞、缝纫机踏板在脚下翻转……对自治区成立后就在服装厂工作的裁缝师何香兰来说,今生的记忆离不开忙碌地剪裁、靠手工熬夜缝制成衣的年代。
“在那个年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区里几乎所有人的衣服都是在乌鲁木齐四大服装厂里做出来的,都是‘手工牌’的。”今年70多岁的何香兰回忆道。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机器统一生产的服装越来越多、款式也越来越新,大家更倾向于去商场试穿后购买衣服,而不是去裁缝店订做。如今,乌鲁木齐原有的几家大型裁缝店都改制转型做其它行业了,而更多的裁缝师则自立门户,青睐于高端的“私人定制”。
手工剪裁被机器剪裁取代
9月16日,新疆都市报记者来到了位于乌市北京路的何香兰家中。在一间卧室里,摆放着一台缝纫机、一个案板、一个存放裁剪模板的箱子。家里的衣柜和床下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布料及线、拉链等制衣材料。
“你别小看这已经发黄的二十几块硬纸壳样的裁剪模板,这可是我当年花了3个月通过自学、练习才做出的,用手工裁剪出衣服全要靠它们。”何香兰说。
何香兰告诉记者,当年她为了找份工作,去了乌市一家老字号服装厂。“我还记得我做第一件衣服时,因为操作不熟练,做出的衣服背后鼓了个大包,自己穿上后觉得很滑稽,还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何香兰笑着说。
在卧室的书架上,还放着一本泛黄的老式剪裁书籍。“我前几天才听儿子说,现在很多裁缝用的机器设备特别先进,不仅有电动缝纫机,还有大型的整烫机,甚至连剪裁都依靠电脑程序进行,我的书估计以后派不上用场了。”何香兰有些失落地说。
昂贵的毛布早已“失宠”
“那时候自治区领导人去北京开人民代表大会,都会到我们厂里来做身毛布衣服。”何香兰的同事吴桂芬一同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道。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如果谁能穿一套毛布衣服,不知会引来多少“羡慕嫉妒恨”。吴桂芬说:“当时一米毛布30元左右,相当于一个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一般人都穿不起,就算勉强做得起一套毛布衣服,也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舍得拿出来穿。”
吴桂芬回忆说,过去人们奉行“新3年,旧3年,缝缝补补又3年”的穿衣消费理念,穿带补丁的衣服很正常。而那时的布料颜色单一,多为蓝、灰、黑,成分仅有棉料、呢料等数得清的几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涤纶布、锦纶布等布料出现了,大家觉得新鲜,都买着做衣服。但那时毛布衣服仍是好东西。不过随着布料种类和成品衣服的增多,昂贵的毛布因为颜色少、制作样式老套,渐渐被人们‘抛弃’。”吴桂芬说。
如今,各类材质布料的衣服凭借着多彩的颜色、良好的质感早已取代了毛布衣服。城市居民衣着消费习惯基本上由“做衣穿”变为了“买衣穿”。
纯手工制作旗袍、唐装重回衣柜
手工剪裁的绸缎、手工盘扣、手工绣花……在刚刚过去的夏天里,乌市爱美女性刮起了一股热衷穿着纯手工缝制的旗袍“旋风”。
“前不久我还给同事的女儿做了一件旗袍,她说买的总是不合身。”何香兰说,以前服装厂接到唐装、旗袍的订单仅仅用于外贸出口,除此以外,就是成为爱好收藏人士压箱底的藏品。
现在只要拿起笔,何香兰仍能自如地在纸上画出“云花”的图样。她解释说,云花就是像云一样的花样,这样的图案要用缝纫机快速地在绸缎固定的位置扎出来。“说着简单,但要做到非常难,那个时候只要没事干我们就在画云花图样,不然在缝纫机上绝对扎不出那个效果。”何香兰说。
“我记得当年是我们给香港的一家企业做完大批的唐装后,慢慢地身边才开始有人流行起穿唐装样式的棉衣,后来是夹衣,再后来才有人穿旗袍,但一般都是在结婚时穿。”何香兰说,如今,很多爱美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穿起了旗袍,但现在会做旗袍的裁缝师越来越少了,合身的旗袍非常难买到。
“以前做一件旗袍需要200元左右,现在没有1000元,好的旗袍是买不上的。不过现在大家穿衣服越来越多元化了,只要是美的大家都穿,这不仅是生活变好的表现,更是思想观念的一种转变。”何香兰说。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