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清理场外配资,进而在股市中引发了“血案”。6月中旬开始的暴跌,场外配资成为千夫所指。客观上,此轮股市暴跌,虽然个中也存在整个市场股票估值虚高、投资者投机疯狂的因素在内,但场外配资的泛滥,却是其中的“导火索”。因此,监管部门持续清理配资,并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却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场外配资曾经对市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那么这颗毒瘤就应及早清除。只要违反了实名制的规定,就应“一刀切”。事实上,清理配资,对于A股市场而言,短线是利空,但长线却是利好。我们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长期利益,这样我们将得不偿失。
但清理场外配资,因为涉及到多方的利益,个中博弈显然无法避免。因此,信托公司与券商之间出现“掐架”的现象,亦无可厚非。
其实,无论是信托公司还是券商,双方的说辞并非都没有道理。信托公司要求券商依照当初签订的协议行事,其认为证券公司有义务保证项目交易的顺利进行,而券商则搬出了监管的大棒。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场闹剧最终将如何收场,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不过,在双方的“掐架”中,券商方的理由显然更站得住脚。如《证券法》第八十条规定,禁止法人非法利用他人账户从事证券交易;禁止法人出借自己或者他人的证券账户。该规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证券交易帐户实名制。而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其场外配资的形式共有三类。其一是传统意义上的伞形信托,即信托公司自身依托渠道将伞形份额租售给配资客户。其二为信托公司与配资公司合作,在伞形信托子伞下开设二级分仓。其三则是单一结构化信托。根据日前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继续做好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通知》,前两项属于清理之列。
按照《证券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借助信息系统为客户开立虚拟证券账户,借用他人证券账户、出借本人证券账户等行为都涉嫌违规违法,对这类帐户进行清理显然是符合证券法的相关规定的。因此,虽然券商与信托公司之间“掐架”,但无论是谁,都得遵守法律法规,都得遵守市场的游戏规则。
清理非实名帐户也在市场上引起连锁反应,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分别下跌2.67%、3.52%,千股跌停的惨剧再次重演。周三股市神奇大幅反弹,当天上证指数大涨4.89%,沪深股市又出现千股涨停的“奇观”,背后则是市场传闻清理配资不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场外配资是否需要清理,或是暂停清理,或是不搞“一刀切”,目前来看,似乎行情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笔者以为,既然《证券法》有相关规定,就应严格遵守。此前信托公司发行的产品没有实行实名制,本身是市场监管的原因造成的。此次进行清理,本质上是亡羊补牢。但此次清理配资不再“一刀切”,笔者以为值得商榷。不可否认,目前的股市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市场稳定是头等大事。监管部门不搞“一刀切”,无疑是因为股市受到影响的原因所致。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