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币贬值,对马来西亚各产业影响立刻显现,食衣住行及百物腾涨无一倖免,商家和民众皆苦不堪言。目前最担心的是马币会否持续失控,因仍看不到马币的跌停点。渠等盼朝野各造集中拼经济,恢复外资信心,让马币及早止跌回稳。
马来西亚卫生部长苏巴马廉指出,马国许多药品及医疗器材均仰赖进口,即使在本地製造的药品,由于原料须从日本、印度、美国及欧洲进口,马币贬值将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估计2016年初将面对价格上涨压力。
马来西亚时装批发进出口商公会主席洪细弟指出,该国时装业多以人民币结算,近几个月,马币兑人民币汇率贬值20%,意即成本增加20%。由于消费税落实及马币狂泻,加上人民薪资无法赶上通膨,只好控制消费支出,减少购买服饰,令业者营业额猛跌约50%。
马来西亚杂货商总会总会长方志民坦言,进口杂货如饼乾、酱料、果酱、糖果、意大利麵条已从9月起涨价逾10%。
马来西亚五金批发商公会会长刘庆和指出,从7月份起,马币贬值以来,五金批发商生意就下跌约20%至30%,而进口成本也增加20%。
马来西亚汽车修理厂商公会总会长褚炳发表示,进口汽车零组件自9月起已涨价20%至30%;其中本地製造,但原料须自外国进口的汽车零件也涨价逾10%。
渠预测倘本年12月销售业绩无法改善,届时可能有20%服装批发和零售业将因缩减营运支出,被迫进行裁员,甚至结束营业。
马来西亚麵粉厂商公会指出,受马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以及80%至85%製造麵粉原料,即小麦须仰赖自美国、加拿大及澳洲进口影响,该公会计划于2015年10月调涨麵粉价格约5%。小麦价格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下跌约15%至20%;同时期,马币却贬值近30%,麵粉成本增加10%至15%。
相关链接:
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为11672720万元;1~8月份,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出口金额为68769473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7%。“今年以来,服装出口订单数量有所减少,尤其是欧盟地区的出口订单数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对美国出口订单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我们公司主要生产男士西服,出口订单数量减少直接影响公司的出口利润。”广州市一家服装出口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我们是一家主要生产与出口各种运动类服装的企业,今年前8个月,企业的出口订单数量明显下降,大额订单数量越来越少。再加上国内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服装出口生意越来越难做,生存压力非常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服装出口企业负责人感叹道。
“与欧盟地区相比,中东、拉美、非洲等一些新兴市场出口订单数量还是有所增长的,不过增长的幅度比较小。我们企业生产的服装出口至美国、欧盟、中东、拉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虽然今年以来一些新兴市场出口订单量出现了上涨,不过上涨的幅度小于欧盟地区服装出口订单量下降的幅度,我们企业的出口利润还是无法实现上涨。”安徽省一家服装出口企业的相关人员表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