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关注员工 > 背景调查成入职“拦路虎”?

背景调查成入职“拦路虎”?

在背景调查过程中要保持严谨和客观的态度,妥善处理背景调查的负面结果。对于疑似负面的信息,要排除各种特殊情况,并多渠道求证,不能轻易地下结论,要相信大部分的员工都是诚实的,何况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候选人。

  好不容易顺利通过了企业面试,却在背景调查环节中被挡在了门外。这一意想不到的遭遇,让求职者小王心有不甘,并发帖求助:“这种情况下有何方法挽回吗?不甘心放弃这个机遇。这年头找工作实在不易。”提起“背景调查”,不少职工会联想到一种“侦探行为”,是否侵犯个人隐私、因为背景调查而被“一票否决”是否合理?企业应该怎样合理地进行背景调查?这些相关的问题也成为职工们关注的热点。

  企业要在背景调查前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要获得候选人或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把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内容、调查人员范围都向被调查人做解释说明,最好是在面试中就告知候选人,让他们有思想准备,这样后续的调查也能获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要求候选人填写背景调查信息表。

  “前些天面试了某家银行,各方面都通过了,最终却在背景调查环节出了问题被拒绝,之前离职是由于个人原因,跟公司没有冲突,但是由于离职前换了新经理,可能与新经理之间交流不够,可是离职时也没有矛盾产生,但不知道为什么在背景调查时却被黑了。求各位贵人指点一下,这种情况下有何方法挽回吗?不甘心放弃这个机遇。这年头找工作实在不易。”对于网友小王发出的这则求助帖,不少网友跟帖表示同情,并纷纷吐槽自己曾遭遇过的类似情形。

  针对“背景调查”这个话题,前程无忧曾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参与调查的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有背景调查这一环节,其中有60.2%的企业会对所有拟录用人员进行背景调查,而剩余的39.8%的企业也会针对关键岗位员工或一定级别以上的员工进行调查。其中,高达90.9%的被调查企业的HR是通过电话寻访的方式进行背景调查的,而位于排名前三的另两种方式分别为熟人了解和档案查询,分别被46%和21.9%的企业所选用。

  某中外合资企业的员工Lisa告诉记者,背景调查在外企中非常重要,一般会采用的方式:一种是对拟给予职位较高的员工,请专业的背景调查公司进行详细调查;另一种是HR主动要求求职者提供几个电话联系人,主要是以前的上级和同事,然后联系他们询问一些情况。

  Lisa认为:“无论是哪种背景调查方式,我所知道的一般都只涉及个人品质、工作履历、教育背景和其他相关证书等问题,主要目的是核实简历的真实性,不至于在一些私人问题上刨根问底。但我也见到过有的员工因为离职时与之前的公司没有处理好关系,而导致被‘黑’的情况。所以我觉得在面试通过的前提下,如果仅仅打两个电话进行背景调查就否决的话太草率了,尤其是涉及员工品行的问题,毕竟通过简短的几句了解很难获取到完全真实客观的信息,不排除有主观因素影响。”

  记者了解到,专门委托雇前调查服务专业机构进行背景调查,在国内企业中并不普遍,但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第三方背景调查机构的存在非常有必要。有数据显示,在美国作为一项成熟的人力资源服务,每年美国雇主花在背景调查服务的费用约在40亿美金,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在美国,不论是千人以上的企业,还是10个员工的小规模企业;不论针对高级职位,还是保洁阿姨,超过98%的雇主都在进行员工雇前背景信息调查。其目的之一在于,希望给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公平竞争的企业文化。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