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银、高盛之后,花旗是最新一个加入集体抛售中资行股权的外资行。但它可能不是最后一个。“独苗”汇丰银行于是备受关注。
华尔街见闻此前的文章提到,花旗集团正在洽商出售所持有的中国广发银行20%的股权,交易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达成。而就在本月月初,德意志银行称其可能抛售其所持的价值219亿元人民币(34亿美元)的华夏银行股份。
尽管额外资本金的要求令外资行纷纷出售持有的中资行股权,但汇丰尚未给出任何暗示,表明其计划出售所持的19.9%交通银行股权,反而“增持”中国。汇丰表示,将在未来三四年内在珠三角增加4000个就业岗位。
国金证券分析师马鲲鹏认为,汇丰与交行的深度合作看上去“牢不可破”。
汇丰2004年以144.61亿元人民币入股交通银行,获得19.9%的股份,是当时外资银行参股内地商业银行金额最大的一笔交易。不过因经济放缓、不良率上升,市场预期交行今年利润将下滑。
彭博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大型银行包括美国银行、高盛等自2012年以来,至少剥离了140亿美元的中国银行股股份。例如今年汇丰银行控股的恒生银行抛售5%兴业银行股份, 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出清中信银行股份。
“汇丰不一样,因为亚洲和中国是他们全球化战略的很大一环。”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曹柱对彭博表示。“汇丰所持交行股权给其带来可观的股息收入、客户群体,并提高了其品牌知名度。”
汇丰CEO Stuart Gulliver本月表示,他依然对中国经济乐观,将增加在中国的投资。而交行计划让汇丰提名一位董事会副主席。彭博8月份引述知情人士表示。
市场对中国银行业的一致观点,便是无论大行还是股份制中小银行,随着中国贷款增速的增长,加上中国经济下行的现状,呆账、坏账率的大幅上升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这便会引发他们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盈利的担忧。
“全球银行都在削减非必须的持仓,不然这些银行无法在核心业务上集中有限的资源。”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曹柱表示,抛售不是一步坏棋,因为外资行“已经收获了中国银行业最好的时光。”
相关链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花旗的Richard Cochinos表示:
今天央行的行动有些意外,但市场对此并不是完全没有预期的。我们认为,宽松是中国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系统性的、有控制的对策,而不是对新经济冲击的反应。
在欧洲央行的鸽派表态后一天,中国央行下调利率25个基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看来,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的经济团队一直预计中国将进一步宽松政策,问题只是时间而已。和其他主要央行不同,中国央行并没有固定的时间来宣布货币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央行宣布政策的时点无迹可寻。在今天之前,央行宣布了六次降准、降息——最近一次在8月25日。
这种看法帮助我们解释了G10对中国央行降准降息的冷淡。目前,相对于其4月、7月和8月时的表现,澳元/美元,美元/日元表现冷淡。显然,中国的货币刺激对日本和澳大利亚是利好,但是我们也十分谨慎,不想过于乐观。今天的降息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宣布。而此前的降息并没能扭转经济放缓的局面。
此外,五中全会上将公布未来五年的GDP目标(目前为7%,预计将下调)以及其他财政计划和目标。在了解这些信息、了解中国预计的基准情况之前,市场很难追逐价格趋势。亚洲新兴市场主要的下行动力是经济增长和贸易的疲软。因此,我们保持谨慎。政策调整可能弱化经济进一步放缓的影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