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成消费“人口红利”
日前,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弗里曼来沪参加第二届中国发展研究双年会时提出,人口老龄化不是科创建设的减速器,其带来的人口新需求的增长,将引发消费领域新的“人口红利”。而服装产业势必占有不小份额。
“商家很少愿意思考一下未来全国四分之一的消费人群将是‘50后’‘60后’,岂不怪哉。”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袁仄直言,老年人对服装有着更多功能性、美观性领域的需求,可根据这一特定人群需求,开发具有检测生理特征、健康管理、生活辅助、轨迹跟踪、娱乐时尚等元素的新型面料或服装。
穿着更注重功能性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减弱,老年人穿衣需求上提出不少“难题”。业内人士介绍,仅面料领域,已有许多创新。例如,相变材料技术与纤维制造技术结合而成的调温纤维,具有感应并智能调节温度功能。老年人衣料中加入调温材料,促使人体达到热平衡。其实早在1997年,相变材料技术调温纤维就已在美国实现了产业化,香港也有企业与美国公司合作创立温度响应智能服装品牌。此外,具有抗菌保健功能的智能抗菌纤维,可形成人体医疗检测体系的微电子感应系统织造技术等。
“防摔”、“无障碍”,也是老年人服装新的技术发展要点。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工程团队设计出了一种电子裤,当监测到人体步态不稳定时,能发出提醒,让老年人注意地面。
图案时尚不失传统
以往,说到中老年服装,往往与“大码”“素色”联系起来。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汪芳认为,中高龄女性对时尚和美感也有需求。在她看来,基于传统图案的题材之上进行元素的变异,使图案在传统中有着时尚气息,在时尚的表象下又蕴含着传统的韵味,才更易被中老年人群接受。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一名讲师提出了大胆创想:二维码黑白方形点阵容纳大量内容,将其变形,形成特殊图案,可以成为老年人随身的微型资料库,其中可包含个人详细信息、健康状况、主要疾病治疗情况、常用药及药物过敏情况以及家庭地址、紧急联系人电话等,为高龄老人出行,添一道安全阀。
随着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人老去,中老年服装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了,个中的商机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中老年服装的款式、功能等将受到更大的考验。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