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底,泰格豪雅与京东商城达成独家电子商务合作协议,泰格豪雅正式进驻京东,并开设在中国的第一家网络旗舰店。Burberry、万宝龙、卡地亚、泰格豪雅……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在华开始以自建电商或选择唯一平台电商合作,足以证明奢侈品一改过去“瞧不起”电商到重视电商渠道的发展,品牌在华掀起了新一轮电商大战。然而正试图全面朝国际化发力的优秀中国品牌,在全渠道建设方面,中国主场却比国际大牌“慢半拍”。
过去几年,奢侈品在华曾飞速发展,但随着中国政府反腐力度的加大、因国内外价格差异过大导致很多消费者热衷于海外购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原因,奢侈品近两年在中国增速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然而品牌对于中国市场的预判不足,近年来中国的商业地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了吸引客流,商业地产往往以极大的优惠政策吸引奢侈品牌开店,奢侈品牌也借此加大了对中国的开店力度。然而好景不长,很快线下门店由于过度扩张,单店产出比出现下降,一些品牌不得不考虑关闭一些门店。
此外,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越来越年轻,他们更喜欢通过互联网购物。一家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小张是卡地亚的铁粉,卡地亚各系列的腕表如数家珍,但他却很少光临卡地亚的门店,“不喜欢线下门店的氛围,买奢侈品不是逛超市,一件产品往往要反复试戴了解很多,如果不买销售人员‘变脸’很快。”小张说。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网购,且网购单品的价值越来越高,奢侈品牌如果不与时俱进,恐怕就晚了。然而刚刚上线的卡地亚在线精品店仍属试水阶段,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展示作品、吸引粉丝提升品牌口碑的作用远大于实际购买作用。同时,也是紧随市场发展,对于品牌结构的完善。
“中国有最好的电子商务土壤。”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认为,中国工业向4.0时代迈进,不同于德国从制造业发力或美国的创新驱动,中国最先从电子商务领域发起革命。
而中国的年轻消费者,也更热衷于网购,很多奢侈品牌正是看到了中国强劲的市场,不得不加大电子商务领域的投资。然而记者观察发现,那一边国外的奢侈品牌在新一轮电商战中打得热火朝天,国内很多优秀的品牌却无动于衷,仅把电商看做一个新销售渠道。
著名国产腕表品牌北京手表早就在天猫上开设了专卖店,但记者登录淘宝网站发现,网上专卖店与各分销商卖家产品在网上均有销售,价格差别大且真假难辨。此前北京手表厂总经理苗洪波就表示,对于现阶段的北京手表,如何做好电子商务还在摸索。而不少高端服装品牌,则把电商平台当做了去库存的“下水道”,在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人刘元看来,尽管中国的奢侈品牌在拥抱电商方面比国际大牌早很多,但是直到现在,很多做法仍然很初级,没有完全经营好电商平台,渠道乱象严重。他建议中国品牌,不妨多学学国际品牌的“高冷”做法,加强在网络平台的品牌保护。“中国消费者网购习惯的培养是从与实体店价格做比对开始的,但现在消费者渐渐接受了线上线下同价,如果还将电商当做去库存、折扣平台,或掣肘品牌的全面升级。”刘元如是说。
面对越来越多的商品,很多人更喜欢购买外国产品,这不能说国人崇洋媚外,更多的是国内的商品存在着很多假的东西,如果国内的产品质量能够改进,将会有更多的人去购买。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