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9个月,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有所下降。多位服装出口企业负责人表示,国际市场需求减少成为服装出口订单量减少、金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我国服装出口平均单价也有所下调。多位服装出口企业负责人表示,国际市场需求减少成为服装出口订单量减少、金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我国服装出口平均单价也有所下调。
订单减少出口企业倍感压力
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金额为1089.916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8%;今年1~9月我国累计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金额为7965.6838亿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6.6%。其中,今年9月份,我国出口织物制服装金额为889.639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8%;今年1~9月我国累计出口织物制服装金额为6612.1212亿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7.2%。“近期,我们企业的服装产品出口订单数量明显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大额订单数量下降幅度比较明显,我们感到服装出口生意越来越难做。”杭州市一家服装出口企业的负责人感叹道。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该企业主要生产各种棉麻、化纤、毛呢面料的服装,目前商品出口至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当前,我国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比较大,一方面,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对服装商品的需求有所下降,市场购买力不断减弱;另一方面,我国服装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企业经营负担很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近一段时间,我们企业的出口利润不高,尤其是高档服装商品出口订单量越来越少。为了提高企业的出口盈利水平,我们尝试着增加中档服装商品的生产数量,减少高档服装商品的生产数量,希望可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采购需求。”无锡市一家服装出口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中澳自贸区利好纺织服装企业
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协定签订后,目前双方正在完成各自的审批程序,有望近期内正式实施。
中澳自贸区的自由化程度将非常高,澳方最终将对中方全部税目产品实现零关税,中方最终也将对澳方96.8%的税目产品实现零关税,且在自贸协定中,澳方对中国纺织品服装未做任何特殊的限制和管理。
中澳自贸区对货物的原产地标准要求相对宽松,就纺织品服装而言,若用第三方原料加工生产,只对一些家纺产品有特殊工序要求,其余产品只要达到税则归类改变标准就可获得原产货物资格。
多年来,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纺织品服装重要市场,中国也是其进口第一大来源地。但“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自贸区”建立后,澳大利亚自东盟成员国进口增多,中国产品所占份额有所下降。据了解,目前澳大利亚对我绝大部分纺织品仍保留5%和服装10%的关税。中澳自贸区建立后,若我企业了解并充分利用好关税优惠政策,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将处于与东盟产品同等的零关税待遇,相对目前而言,价格竞争力相应提升,市场份额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美国服装市场前景可期
今年以来,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整体呈现降势。主要出口市场中,只有对美国出口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受益于美国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平稳、服装零售市场表现强劲,对美累计出口364亿美元,增长8.3%,取得不俗成绩。
从近几日成交情况看,美国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拉动我国纺织品服装整体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本届广交会第三期开幕前两天,对美国成交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7%。
“美国市场稳定、好做”成为参展企业共识,大多数受访企业都表示今年出口形势较为严峻,但对美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并对美市场前景普遍乐观。江苏国泰、红豆集团、孚日家纺的负责人均表示,随着美经济进一步复苏,消费需求会相应扩大,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虽然受到来自东南亚等地的激烈竞争,但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依然强劲,不惧挑战。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对欧盟出口梭织服装平均价格6.76美元/件(套),同比下降5.99%。今年1~9月,我国对美出口针织服装平均价格为4.03美元/件(套),同比下降0.52%,;出口梭织服装平均价格为4.97美元/件(套),同比下降3.97%;出口化纤制梭织服装平均单价同比下降4.05%。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