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需求,我得与老奸巨猾的老板们打交道,不管为他们做任何事。从任务分配的内容都还不明确时,就得开始Pitch,从讨论中抓住老板的想法,进而用很快的速度将价值与需求连结在一起,最后让老板接受提案;或是照着我的想法提出任务。但因为了解Pitch的运作原理,所以还可以在公司立足(苟延残喘),甚至有一席之地(大红或大黑)。
首先得解释一下什么叫做Pitch?Pitch这个字最常出现在elevator pitch,意思是要在搭电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与电梯里面一个人传递自己的想法,不管是销售产品、推荐自己,或是提供解决方案,你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去戳中那个人的需求,找出他的痛点,然后狠狠的给他拍下去。
在投资界,Pitch这个字更常被运用在新创公司准备要募资时,去到一个充满VC(创投)的社交活动场合,你怎么在很短的时间将自己的新创事业讲出来给VC听,并且让他惊艳,对你有兴趣,进而想与你制造连结。
概括来说,讲好听一点,Pitch就是有效率的传递价值,难听一点就是引诱人上钩听我的话。总之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一种方法。
如果你想要提案一个投资循环的系统,改进公司既有漫无章法的作法,绝对不单只是跟老板说“噢,因为我前一个工作就是这样做,而且成效不错!所以我们来改吧!”
你应该要说“公司想扩张,而且老板您一直在思考如何找到产品的出海口,扩张的最快方式是并购,并购需要一个严谨的方案,去控制风险与增加评估投资案的机会;如果没有控管好风险与案子,我们会输给既有的竞争者,并失去成长的良机。我现在提出来的想法就是解决你这两个问题,让案源增加,风险降低,最后有效地扩张”。差异点在于,虽然是你自己的提案,但所有的目标还是解决老板的迫切需求,他就会买单。
这些Pitch讲的都是比较外部的,比较新创事业的概念;但其实身在台湾,大部份人还是为老板打工。因此,在公司内部如何Pitch老板的需求,反而对市井小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我一开始所说的,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每天在做的事情就是Pitch,而需要Pitch的情况有以下三种,比例代表的是我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机率。
先讨论第一种,老板要你完成一件相对明确的工作目标,如果你是RD那就是问题出来了要你解决;你是分析师就是A公司财报出来了要你分析;你是投资者就是标的出来了要你估价。
这些事情,大部分有前辈留下来体制与规则,你可以跟随着前辈的做法完成它,但会有两个点要考虑:1.前人留下来的体制不一定健全;2.不是每个案子都完美符合前人的经验。如果照表操课,出包只是早晚的事。
如果这时候你拥有pitch的能力,可以做个很简单的操作。当老板跟你说:“请你帮我完成这个工作吧!”,你可以回说:“没问题!目前我所想到的作法是XXX,而这个作法就是前辈留下来的体制,但想了一下,觉得有特定的小地方要改变。我分析完之后,再跟您报告这些改变项目,可以吗?”
接着,你必须老老实实的回家检视“既有作法”是否可以解决问题,如果不行,那也得提出什么项目必须被特别强调,并且自己提案初步的解决方案,再丢出来给老板知道。
Pitch的功能在这个情况是一个把关者,也是一个提醒者,他传递给老板一个讯息,你是一个有解决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单纯被指派工作的工具人。Pitch的工作在这个阶段是最简单的,因为你要做的就只是单纯把作法带入,并额外提出一个检视与评估的工作。效益是老板可以被你“拥有”项目的心态打动,而且为自己赚来一点暖冲时间来检视工作内容。
第二种,就是所谓的提案学,但提案根源来自于自己,也就是自己想要做某些事但却要老板买单。这个概念跟创业与投资人的关系很像,反正就是老板也没听过你的想法,你也得在很短的时间内说出很诱人的概念。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