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公布之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经明确成为官方的经济发展目标。11月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参会人包括来自宏观经济、金融、外贸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机械、服装、电子、钢铁、流通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会上总理表示,“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目标,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跑步经济”带动了运动品牌业绩的复苏增长;成人装纷纷布局童装市场,“全面二胎”政策的落地进一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健盛集团、汇洁集团、都市丽人等贴身衣物股业绩有着较为良好的增长,显示贴身衣物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这背后是消费升级后大众更注重内在生活品质的体现。同时,消费者也更注重品牌选择,促使热门行业催生出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集团,企业间的并购整合亦将不可避免的展开。
按照现在的汇率水平和世界银行制定的标准,如果中国平均每年增长6.5%以上,那么我们的人均GDP就可以在2020年达到1.2万美元,如期实现小康目标。这也意味着,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基本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目标。但我们必须要确立一种观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仅是巨大挑战,也是巨大机遇。如果我们按照目标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就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这对服装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华尚汇在之前多期的华尚观察文章(《服装产业资本投资新方向:国际品牌引进来》、《国际服装品牌“逆势”布局中国市场》、《新大众模式:服装企业逆势增长背后的“秘密”》等)中提到,中产收入阶层在中国的壮大将是一个必然要实现而且必须要实现的事实,基本上就是一个“政治”任务,如果失败,中国很大程度上会跌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产收入阶层的扩大背后意味着消费力的提高、消费品质的提升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而今随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官方热门词汇,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中国有着愈加庞大的以中产阶层为代表的大众消费群,这背后代表着消费需求进一步升级,消费层次更加丰富。这看似老生常谈,但却是最重要的市场趋势之一。年内,服装行业跨境电商的火热崛起、国际服装品牌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以及定位于大众消费市场的服装企业业绩复苏增长等现象均在反映这个趋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