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地方热点 > 万达加速“去百货化”的大动作着实让业界“抖三抖”

万达加速“去百货化”的大动作着实让业界“抖三抖”

到底是经济状况堪忧,还是转型前的准备?有些对这次举动产生疑惑:不知是“浅层调整”,还是“消费转型”?

  “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舆论对于万达“断臂求生”之举有看好的,也有不解的。

  同时面对内部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外部电商的汹涌冲击,中国零售业在两面夹击的情况下艰难求生。截至2015年7月,万达百货一半以上处于亏损状态。而O2O商业模式横空出世,带着“新生儿”特有的光芒,成为众多企业未来转型的方向。

  明知危机与生机共存,万达高管明确表示:“随着购物中心和电商的发展,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大型零售业态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个别万达百货店出现了亏损,对这些百货店进行调整是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面临考验的不只万达这一家,况且企业经营就是不断调整不断创新的过程,企业在新的情境下必须作出新的抉择:是继续独自行走,还是紧攥友人之手,共同探求前方的路途。

  根据“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新媒体舆情数据平台“新微邦”数据显示,至11月13日,关于万达转型的微信文章有394篇,阅读量合计650838,点赞量合计3454。

  万达联手苏宁云店开启“互联网+零售+地产”的产业链,未来形势一片大好。苏宁云店新颖而时尚的消费模式,超前的服务商业,对于消费者而言都是全新的体验。苏宁云商在O2O方面的线上资源,将与万达电商进行有效的技术和资源互补,这必将带动万达商业新一轮的复兴,再度迎来大批量的人气导入,呈现繁华而兴盛的商业新气象。

  万达百货的关闭,其实是为了新生,减少零售只为更加生活化。万达百货当初能够出现,是为了配合万达城市综合体的快速扩张。而现在购物中心的招商发展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百货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店,加上近几年百货业持续低迷,“壮士断臂”是万达最明智的选择。

  万达大刀阔斧“砍”百货,是主动选择转型的明智之举。百货的规模收缩以及与苏宁的合作,都是为战略服务的布局。万达百货关店的重点还是那些经营状况不理想的门店,是正常的商业策略调整,与其持续亏损,不如关店停业。万达的主动割舍,意味着自己的整个业态进一步向“互联网+”靠拢,并与万达的电商大局相呼应。

  万达此举暗示百货业态可能今后不会被重视,未来可能不再做百货业态的大举扩张。万达系明显要开始提升金融业务力度,万达系电商被纳入网络金融公司下属,进一步明晰了万达电商的业务模式:通过O2O发展会员,通过向会员提供互联网金融实现盈利。而作为盈利能力不佳的百货传统商业板块可能今后会弱化。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