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主要是指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所增加的费用。主要包括:调查顾客信用状况的费用、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帐簿的记录费用、收账费用、数据处理成本、相关管理人员成本和从第三方购买信用信息的成本等。
在赊销交易中,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无力偿还债务,债权人就有可能无法收回应收账款而发生损失,这种损失就是坏账成本。坏账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发生的数量成正比。
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
1.收款成本:收款成本包括浮动期成本,管理收款系统的相关费用及第三方处理费用或清算相关费用。
2.收款浮动期:是由纸基支付工具导致的,有下列三种类型:邮寄浮动期、处理浮动期、结算浮动期。
现金支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主要包括以下方法:使用现金浮游量;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汇票代替支票;改进员工工资支付模式;透支;争取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同步;使用零余额账户
1.因投放于应收账款而放弃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即为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2.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相关链接:
为了合理地选择分配基础,正确分配间接成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因果原则,是指资源的使用导致成本发生,两者有因果关系,因此应当按使用资源的数量在对象间分摊成本。按此原则要确定各对象使用资源的数量,例如耗用的材料、工时等,按使用资源的数量比例分摊间接成本。
(2)受益原则,是指“谁受益多,谁多承担成本”,应按受益比例分摊间接成本。按此原则,管理人员要确定间接成本的受益者,例如车间房屋维修成本按各车间的面积分摊,广告费按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分摊等。因果原则是看“起因”,受益原则是看“后果”,两者有区别。
(3)公平原则,是指成本分配要公平对待涉及的双方。在根据成本确定对外销售价格和内部转移价格时,合理的成本是合理价格的基础,因此计算成本时要对购销双方公平合理。公平是个抽象概念,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实务中政府规范或有权威的标准成为公平性的具体尺度。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