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中旬,黄河流域籽棉交售仅完成50%-60%,但收购市场仍然是“悄无声息”。据棉农反映,是因为正常开工的轧花厂实在太少了,大家有棉无处卖。
近两年,400型轧花厂越来越找不着方向,亏损、彷徨,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这期间,很多已掉队,这支队伍越来越小。为何如此?一位老棉花人分析四点:一、在温室长大,难历风雨。他说,400型轧花厂从一开始就是在政策的襁褓中成长,收购有资金支持,销售有临时收储,未在市场大潮中历练过,哪晓得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因此,2014年国家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之时,很多400型轧花厂也就迷失了方向,倒下一片。
二、习惯了守株待兔,难见主动出击。今年400型轧花厂开工率在20%左右,在一些地方更低,一般一家400型轧花厂可以辐射一个或几个县,与棉农、棉贩之间拉开了很大距离。这种情况下,400型轧花厂本应主动出击,设点收购。但我们看到的是,大多数400型仍然在守株待兔,坐等棉花上门,这势必造成多数企业“断炊”现象时有发生。另外,销售现货也是如此,很多厂家习惯于等,等下游企业携带现款来厂采购。“今年这种情况不多了,越等风险越大。”该市场人士说。
近些天,笔者在山东、河北及河南三省了解,今年200型轧花厂开工不多,仅在河北沧州、衡水、邢台,山东聊城、德州及河南商丘一带有个别厂家零星参与。笔者找到河北沧州一家200型轧花厂负责人,据他介绍,200型轧花厂已渐失民心,再难立足。他说出200型的三大缺点:第一,小包棉花已越来越不被纺企认可。近几年,大包棉逐步普及,绝大多数纺织企业都使用机械装卸棉包,小包棉就已不再合时宜。第二,大包棉对包头要求比较严格,棉花质量指标、加工厂家、出厂地点时间等信息一清二楚,在如今市场“有据可查”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包棉却不具备这些。第三,投资少,好转头。
本来这是一个优点,但是有时优点也会被成缺点。正是因为好转头,这几年棉花形势不好,赚钱不易,绝大多数厂商就“转头而去”了。“90%的厂家连机器都处理了,厂区也另作它用。”正如一位市场人士所说,200型轧花厂能卖的都差不多卖光了,已没有任何东山再起的可能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