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平均开工维持60-65%水平,厂家库存略多1个月左右,略显压力,企业多将精力集中在欠款回收上。
全棉布价格局部下跌,国内出货发送量减少,全棉宽幅斜纹批量发送略多,纱卡、府绸、平纹、缎纹也有散批出货。山东某厂C 21x21 108x58 63“纱卡报价6.40-6.60元/米,河北某厂C 40x40 133x72 63"平布报价6.80元/米,实际商谈普遍优惠。
相关链接:
在整个国内经济发展都处于“新常态”,都在讲“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难独善其身。2015年,纺织工业产业链条上,面对下游服装等零售领域库存高企、关店调整、需求不振等不利因素,产业链前端的化纤、棉纺、毛纺等纤维行业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同样的大环境下,每个行业的运行又各有特点。
从棉纺织行业看,2015年,我国棉纺织行业目标价格直补政策持续推进,操作细节不断优化,内外棉价差大幅缩小,国内棉花价格逐步回归市场,棉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国家层面宏观利好政策的引导对于棉纺织产业发展凸显出重要作用。《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给这几年就已经出现的新疆投资热潮再添了“一把火”。
在优惠政策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加大在新疆投资力度。目前,新疆部分新上项目的棉纱产能已投产,由于享受到水电费、出疆棉纱运输补贴等各项费用的优惠,新疆纱逐渐凸显出一定的成本优势,也由此引发国内棉纱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改变。
从化纤行业看,受石油等大宗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下游织造领域需求低迷、产业自身去产能压力较大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2015年化纤行业继续经历深度调整。
从化纤各子行业市场行情看,年内,涤纶、锦纶、氨纶等几类重要产品的价格振荡下行,不过,粘胶行业尤其是粘胶短纤行情全年“一枝独秀”,价格上扬。从行业竞争格局看,涤纶、锦纶行业洗牌加剧,氨纶行业利润增速较去年明显下滑。
在本轮调整中,化纤行业越来越形成“优胜劣汰、洗牌加速”的格局。有几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两极分化”现象凸显。一批资金实力雄厚、集团化发展、产业链向上向下延伸拓展比较完整、产品差异化特色突出的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强化;同时,一批规模小、产品同质化严重、能耗高、资金链吃紧的中小企业面临亏损,甚至破产倒闭被淘汰出局。二是一批“专小精特”型的中小企业的盈利开始恢复。这类中小企业专注于产品开发和差异化发展,虽然也同样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盈利逐渐恢复到2011年左右的水平。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