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12月28日,内外棉价差在滑准税下折价为-987元/吨,1%关税配额下折价价差在1262元/吨。可见,目前滑准税下的外棉报价已经比国内棉报价高987元/吨,滑准税下的外棉进口对纺企的吸引力已经明显下滑。
1%关税下的进口棉尚有1262元/吨的利润空间,对于有配额的纺企而言,这样价位的进口棉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据悉,纺织企业普遍反映,今年的国产棉,无论是新疆棉还是内地棉,强力都不适合纺高支纱,所以这些纺织企业对高等级的澳、美棉需求强烈。
通过观察棉花的月度进口数据,我们发现,今年我国进口棉数量下滑明显,一方面与我国进口管制政策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内外棉价差回归,外棉价格优势明显弱化。
据统计,2015年11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5.0%,是今年以来的最低月度增速,相比上年同期下降5.9个百分点,相比上月下降6.9个百分点。
从零售量数据来看,11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各类服装零售量同比增长4.5%,比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比上月降低4个百分点。从已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服装销售情况尚未有明显好转迹象,我国纺织服装内销市场依旧不景气。
郑棉主力合约1605持续低位振荡,似有反弹之意,然而市场却无明显利好因素支撑。本年度全球棉花市场呈现出供给短缺局势,但是由于期末库存高企,以及下游消费疲软,棉价表现出反弹无力态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5年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19.82亿美元,环比下降7.07%,同比下降9.71%。截至2015年11月,今年有10个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负增长,且目前同比增速依旧是负增长。可见,目前棉花下游消费需求仍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2015/2016年度虽然棉花供给格局由上一年度的宽松转为紧缺,属于利多因素,但是高库存数据不可忽视。此外,近期市场关于后期国家抛售储备棉的热议不断,而国储棉库存量巨大,未来也存在降价抛售的可能。目前来看,棉价上行仍无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