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零售终端竞争日益加剧。百货由于品牌重复率高、承租能力差、聚集人流能力下降正逐渐失去大众的关注,而买手集合店这种在国内较新的业态则开始逐渐走入公众的视线,成为各购物中心所青睐的招商对象。在国外,尽管购物中心也在不断蚕食单体百货的生存空间,但百货业态仍能保留一席之地,与购物中心和谐共生。
究其原因,在于国外的百货店拥有自主品牌、良好的品牌组合以及自己买断的货品。
如日本的伊势丹百货,很多品牌都是自己独有的,不仅拥有单体运行的资本,进驻购物中心成为主力店后还可以丰富购物中心的品牌多样性,提升购物中心对目标客户群的渗透率。反观国内,百货多采取出租场地流水扣点的“二房东”式联营运营模式,导致国内百货业商品的品牌结构、品类组合,甚至营销手段都基本雷同,进驻后并未真正提升品牌丰富度和集客能力。
相对现有的主力百货,买手集合店的商品为买手操盘,可以保持充分的差异性,且能与购物中心的总体定位趋向一致,避免了“千店一面”的现象,有效地提升了品牌结构的丰满度。未来,购物中心的主力店可能会由三五个小型集合店组成,对购物中心来说,不仅可以提升客流量,而且租金收益也会比较高。
相对购物中心内的专卖店,集合店也具有较强的优势。据调研显示,客人在单品牌店铺逗留的时间并不长,但在集合店里,客人停留的时间是单品牌店的3倍。集合店模式能够使店内每平方米的租金压力、人员成本减少,大约比单品牌店下降15%,但是销售额却能增加很多。
预测未来,购物中心可能会逐渐演变成“集合店+专卖店+配套”三足鼎立的格局。集合店在其中的占比应该是40%,但这个40%给购物中心带来的租金收益比之前同样面积的百货店带来的租金收益将多出不止一倍,买手集合店将在我国购物中心的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