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都喜欢所谓的风口论,某种程度上,国家的关税政策才是跨境电商最大的风口。这时,整个环境和局势就会随之翻转,突围成功的把握就非常大。
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借由跨境电商,既能让亚马逊在华实现突围,同时,也能让亚马逊在另一维度对天猫、京东等形成围剿。
整个2015年是跨境电商的涌入、卡位期,各家都要切进来,占个坑。2016年将是跨境电商的大决战、围剿,必然有人胜出,有人被拍死在沙滩上。没办法,商场上的竞争历来如此。
就在近日,在中国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亚马逊中国开启2016全球年货大集。从1月12日起持续到1月31日,以“全球共庆中国年”为主题,上线“全球国家馆”,集结了来自近40个国家包括进口直采和众多自营国际品牌的优质选品加盟此次年货大集。
毕竟,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对国外的知名货品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这也可以说是亚马逊在2016年打响的跨境电商第一枪。
与此同时,亚马逊也新增了微信移动支付功能,推出“Z大牌”栏目,帮助消费者在海量选品中第一时间了解当下最in流行品牌。
实际上,围绕农历春节年货,国内的阿里、苏宁都已经干在了前面,而这一次亚马逊中国则主要以国外的潮流尖货切入,主打洋味。此外,亚马逊中国还联合盒子有戏传媒打造春节限量定制版“年兽大作战”快递盒,从快递“最后一公里”来做品牌的文章。
但这些都是具体的战术。至于战略层面,2016年,亚马逊中国如何在跨境电商领域形成围剿之势。亚马逊中国副总裁牛英华给出了两个关键词:物流和运费,消费个性化和场景化将是大趋势。
一直以来,跨境电商的发展受制于国际化物流网络的支撑。效率低下、在作业层面常常出现的爆仓、丢失、发错货等现象。这一点,至少在全球物流体系上,中国还没有任何一家本土电商企业和物流公司能够超越亚马逊。而且亚马逊的IT系统通过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进行仓储物流的智能管理服务也是别家难以媲美的。
最终,这些也会体现在消费者能感受到的运费层面,如今从欧美过来的货源,在亚马逊的智能化管理服务后,使得其运费整体下调,下调幅度最高可达50%,这对用户无疑是一个大的诱惑。
而且,除了用于自身跨境电商业务外,亚马逊还将物流开放出来,不同规模的中国企业都能在跨境电商中使用亚马逊的物流,自此亚马逊可从物流这个平台上迅速做大规模,形成围剿之势。
总之,2016年,跨境电商依然是角逐的焦点,天猫国际的威力不可小觑。这是一场消费者的新狂欢,更是到了跨境电商玩家们比拼运营的“内功”较量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