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品牌建设 > 在中国,亚马逊需要简化的不是购买按钮

在中国,亚马逊需要简化的不是购买按钮

什么好卖、哪里的人最爱买什么,这些选择上线商品所需的用户数据,对于亚马逊来说都是既有的资源。不论是海外直采还是海外购,选品的重要依据就是对中国消费者在美国亚马逊浏览、搜索的数据挖掘。

  对于亚马逊来说,2016 年要面对的市场只会更加复杂。

  能否管理海淘之于中国消费者的复杂,以及中国市场之于亚马逊的复杂,才是亚马逊中国能否一键重生的要点。

  从开始做海淘,到让中国用户真正能“一键海淘”,亚马逊花了 11 个月,算上海外购上线前的准备,就是将近两年时间。

  当年,亚马逊在“一键下单”上投入了很多精力。在亚马逊卖出第一本书之后的第二年,亚马逊就开始为“一键下单”申请专利:亚马逊保存消费者第一次购物时输入的身份和付费方式,输入系统,等用户第二次来的时候,无需再次输入支付和地址信息,就可以完成订单。

  2000 年 2 月,那位提出 Web 2.0 概念的 O'Reilly 出版社创始人蒂姆·奥莱利曾组织了一次针对亚马逊的在线抗议活动。甚至苹果都花钱买了亚马逊的专利用在 App Store 上。

  但是,并不是将“一键下单”按钮复制到中国的页面上,就能让中国用户获得同样的便捷。美国的电商用户几乎是和亚马逊一起成长起来的,在美剧《欲望都市》、《老友记》里都有主角使用亚马逊买书的情节,一键下单系统也是为习惯使用信用卡的美国用户设计的。

  而在中国,亚马逊的页面设计、支付方式和购买方式都与中国用户的习惯不同。

  当手机开始和电商结合,如何通过内容,在手机上抓住用户眼球,在他们浏览过程中创造订单已经成为电商们最关心的事。而亚马逊的商品说明仍然是美国站点的风格,海外购的商品说明常常显示出机器翻译的痕迹,与此同时,亚马逊的竞争对手们则用上了视频直播、社区分享晒单、编辑推荐等方式来刺激用户的购买欲。

  而在手机支付变得越来越普及的 2015 年,用微信、支付宝等手机支付方式结账,已经简化到指纹验证一步完成的程度,比起亚马逊海外购的信用卡结算,尽管其他竞争对手没有“一键下单”的专利,支持微信、支付宝结算带来的便利更多。

  而中国亚马逊要在应用界面、后台系统上做任何改动,仍然需要由中国区团队提出申请,美国总部批准之后才能进行,这样的流程,在面对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竞争对手之时显然太过复杂了。

  亚马逊中国能不能靠海淘重启中国业务,在此时去追问为什么花了这么久才解决“一键海淘”的问题已经没有意义,此时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们能否像亚马逊拥有专利多年的专利那样,真正解决中国海淘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执着于“我有什么,我能给你什么”。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