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冀鲁豫地区的纺织市场上似乎没有值得一提的行情了,已经步入春节放假的倒计时阶段,除个别有交期的订单外,其余的库存品种的出货少之又少,节前没有备货迹象。
据反馈河南等地小企业的员工已经有返乡回家的了,个别本地售纱门市还在坚守。中大型纺企的放假时间基本能到2月4-5号这样,假期大约是10天左右。
长途运输也传来消息,从今天起长途运输的中转站已经开始放假了,如果有小吨位的货物运输都要加费用,然后大车直送,
这样以来更加限制了出货量,所以部分企业今年选择早停产放假,也有考虑到节前运输行业放假早,无形中这段时间发货运输成本增加,对于亏得严重的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索性就放假算了。
相关链接:
2015年以来,由于行业政策不断优化、去库存周期开启、棉花质量下滑、进口纱冲击等原因,棉花价格处于底部震荡,其中供需失衡问题是导致其价格下降的重要原因。从美国农业部(USDA)12月份公布的美国棉花供需平衡表中可以看出,2015年度中国期末库存量在1416万吨,但是消费量仅有708万吨,库存消费比高达200.06%。同时下游纱线近几年随着进口纱抢占市场及需求不旺,价格也持续下调。
粘胶短纤自2015年3月初创下近10年新低触底反弹后,历时7个月累计上涨3000元/吨,上涨幅度超过26%。主要原因还是粘胶短纤供应格局改善,经过近几年的调整,粘胶短纤产能增速从2013年开始放缓,2015年增速更是低至5.2%。而且2015年环保约束越发严格,供给面明显下降,3月关停涉及产能20余万吨,约占2015年总产能的5%。
织造和服用领域的需求持续低迷,氨纶、锦纶的跌幅还在进一步扩大,丙烯腈产能增速过快,过剩局面加剧,该产业链由上一年的榜首直接降至2015年的榜尾,尤其像PTA产业链价格多在5000元/吨以下的低位震荡运行,4月份两次爆炸事故短期提振行情,但也仅是“昙花一现”,价格不断刷新历史低位。
截至目前我国PTA产能过剩约1500万吨,在此背景下落后产能退出、新增产能投放缓慢、行业维持较低开工率现象突出。上游国际原油价格加速下跌,美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最低更是跌至34.53美元/桶,加剧了PTA行业的困境。下游方面聚酯受成本低位传导、自身供应过剩、需求持续低迷等影响价格整体走低。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