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纺企上下游客人的陆续恢复正常,近两天有少量的出货量,出货基本是节前的订单;询单增多,少量的新订单也开始下单了,整体来看,节后的市场已开始启动,市场发展主要还是要到正月十五以后。本周(2月15日-21日),各领域刚刚开工恢复生产,冀鲁豫的纺织市场未见明显起色,周末才有零星出货。
原料方面:年后开班一周工作日内有由于部分棉纺织企业和疆内外棉花加工企业仍处于半休假状态,所以市场启动很慢,但是本周的棉花报价有100-200元/吨的下调,目前的报价也是棉企试探性的,因为没有下游订单的支撑。
业内人士分析:预计上半年国内棉价多有可能呈现下跌趋势,而下半年开始国内外棉价基本能达到动态平衡。涤纶短纤价格本周在6400元/吨的水平;粘胶短纤的价格目前维持在12800元/吨。
纱线方面:到本周末,冀鲁豫地区的纺企的开工率已经在95%,只有部分小型作坊式而且效益不佳的企业还在犹豫,考虑开工后是否还能坚持。
目前,山东、河北和河南等地中小型纺中低支纱的企业,由于竞争激烈,常规产品抗风险性低,利润较低,加上各项费用总体算下来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恶性循环的结果只能是关门歇业。
况且前期在新疆建厂享受许多优惠政策的棉纺织企业,今年生产已经上量的常规品种纱线会大量的涌入内地,会严重冲击到内地同行企业,所以许多处于此现状的企业都在积极的寻找出路,调整产品结构,进行转型经营,努力从恶性循环的沼泽中拖出来,走上良性循环的正轨。虽然有思路,但是过程是痛苦而漫长,只看是否能坚持住。
相关链接:
郑棉来到去年 10 月份以来的下行通道的下边沿支撑处后,存在技术反弹诉求, 1 月份郑棉定技术 反弹为主,上方压力位 11500-11600 一带。从基本面看,进一步利空因素显缺乏,但有效利多亦不足,可以说市场的反弹可期,但反转尚难现。
美农业部继续下调 2015/16 年度全球棉花(10525, 15.00, 0.14%)的产量及需求 预期,供需两弱,但供应的下调高于需求的下调,库存由上月的 2276 万吨下调为 2261 万吨。分析下
全球棉花供需数据调整的原因,供应下调主要因美国收割遭遇天气问题及中国等生长期间遭遇天气问 题而导致预期的下调,需求下调主要是印度有小幅下调,其他主销国也有个别下调,中国需求在本次 报告中未进一步下调。
印度国内需求整体疲弱,新棉上市后价格疲弱,所以出口预期还是相对强劲,本次继续上调了其出口预期,由上个月的 116 万吨上调到 126 万吨,期末库存则由上个月的 270 万吨 下调为 255 万吨,该国的库存连续第三个月下调。
2015/16 年度美棉库存由 65 万吨上调至 68 万吨,主 要因国内需求及出口需求均疲弱。中国方面,因产量下调,导致期末库存下调,由上个月的 1418 万吨 下调为 1407 万吨。
全球棉花库存下调,数据整体偏多,但需求数据仍疲弱制约动能,市场反弹,但力度尚显不足,还需需求的进一步回暖,而在本次报告中中国需求未进一步调低或释放一种信号,动能 不足,但压力也在缩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