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盛虹将做出更多规划保持发展势头,积极建立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解决原料供应短板,走创新发展之路,着重在生物基合成高分子纤维领域打造核心优势,并将盛虹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纤维品牌。此外,盛虹与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智能加弹项目也将为盛虹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2015年,公司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计划指标。生产和销售部门紧密配合,紧跟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有效地保证了销售和生产的同步增长。”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梅锋表示,2016年盛虹将多管齐下,科技方面仍将努力突破制约新产品优化升级的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运用分子结构设计、共聚、共混、复合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聚酯纤维的功能改性由单一功能向双功能直至多功能改性方向发展。

此外,公司仍将重点开发长效阻燃、导电、抗静电、防臭、抗紫外线、抗菌等单一功能或多功能复合聚酯纤维。
正如梅锋所说,化纤行业产业链原料不匹配的问题依然严峻,对二甲苯(PX)国内供给短缺;国内项目落地还存在障碍,威胁我国聚酯产业安全,乙二醇进口依存度依旧高达68.3%。
节能减排仍是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盛虹将采用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作为主要原料,生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PDO),PTT生物质差别化纤维,符合当前世界低碳环保、资源可再生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开发PDO应用相关的产业链的延伸技术(如PDO、用于聚酯生产),对于PDO的产业发展也具有积极地拉动作用,推动生物化工等相关行业转型升级。
“我们将通过技术体系开发,聚酯与纤维柔性化大幅提升,建设智能化运营控制管理示范生产线和数字化工厂,围绕聚酯涤纶生产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供应链优化、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在线检测、远程诊断维护等,研究大数据技术在聚酯涤纶生产中的应用,将信息技术和先进测控技术应用于聚酯涤纶生产过程的建模、控制、优化、管理等过程,实现新型纤维及其纺织品对市场的快速响应。”梅锋介绍道。
未来,盛虹还将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和智能制造,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盛虹向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精细化转变。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90%,企业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实现大容量多批号产品的信息自动化及产品可追溯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