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CHIC2015秋季展主打“智能时尚”概念、引领智能时代风潮后,CHIC2016春季展还将为活跃于智能制造时代的品牌企业搭建上下游产业链沟通的桥梁,让他们在互动、交融的行业生态圈内,取得扎根服装产业的行业真经,同时,帮助服装企业抢占智能制造的高地,用科技力量之手揭开品牌发展的新路径。
当前,服装行业正在面临着“用工荒”。江浙沪一带的很多企业的机器空置率达五成,工人的平均工资普遍上涨了30%~50%,用工成本平均为2.09美元/小时。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则低廉了许多,如孟加拉国为0.71美元/小时、缅甸为0.76美元/小时、柬埔寨为0.85美元/小时、印度为0.85美元/小时……
威士机械有限公司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最佳证明。据威士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立毅回忆,2011年,威士对鲁泰的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当时,威士在后整理技术的中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达70%,在智能吊挂和自动化仓储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与鲁泰的合作,帮助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目前,威士的自动缝制系统系列产品已在九牧王、虎都、雅戈尔、罗蒙、溢达、红豆、海澜之家等大型服装企业中得到广泛运用。
面对消失中的“人口红利”,中国服装产业该何去何从?毋庸置疑的是,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成为服装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CHIC作为行业“风向标”,早已将目光聚焦在科技力量之于服装行业的重要地位,CHIC将国内外知名智能制造企业引进展会,在不断深入的上下游合作中提升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链接:
近日,泉州师范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泉州师范学院举行。副市长陈灿辉参加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泉州师范学院院长李清彪介绍,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办学、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原则,泉州师范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展开实质性的合作。双方将共同投入资源,联合培养为泉州智能制造产业服务的人才,打造一支本土的产业研发队伍。
据了解,近年来,泉州师范学院积极推动学校向应用型转变。通过二级学院重组和学科专业调整,建立11个应用型学科专业群,紧密对接泉州市智能制造与数控一代、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海洋食品、电子商务、创新金融、文化创意、体育服务、旅游休闲、航运交通、基础教育等产业链和创新链,努力办好一所以服务福建省和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应用型大学。
李清彪表示,该合作协议的签订,是泉州师范学院在实现战略转型征程中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培养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提升办学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