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推荐专题 > 2015安踏营收破百亿秘籍 为什么这么牛

2015安踏营收破百亿秘籍 为什么这么牛

安踏2015营收成功破百亿成为国内首家百亿运动品牌,踏的大踏步前进令人惊讶,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安踏为什么这么牛?

  2月23日下午,安踏体育在香港发布2015年业绩公告,多项指标好于市场预期。安踏2015营收成功破百亿成为国内首家百亿运动品牌”,报告期内,安踏收益同比增长24.7%,达111.26亿元,创历史新高,成为第一个进入“百亿俱乐部”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并且宣布运动鞋销量超过耐克。今天带来全面解析,安踏为什么这么牛?“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是如何一步步向着目标挺进。

  百亿秘籍

  1、科研投入占比5.2%,创新产品利润占比50%

  安踏的大踏步前进令人惊讶,因为几年前,他们还是耐克、阿迪达斯,甚至李宁的追随者。但是丁世忠对于安踏的品牌定位十分清晰:“不做中国的耐克,而要做世界的安踏。”

  在运营模式上,安踏的做法与众不同。耐克、李宁等均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将产品制造、零售分销业务外包,自身专注设计研发和市场推广。安踏则采取了垂直整合业务模式,设计、开发、部分制造及营销都由自身完成。

  对于体育用品行业来说,产品创新、产品科研是头等大事,一双鞋好不好卖,首先取决于它是否具备高科技含量,让用户既舒适又能够提升运动表现,为此,安踏不惜砸下重金。

  2005年,安踏就斥资3000万元建立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第一家运动科学实验室。2012年到2015年,安踏科研投入占销售成本比例分别为3.8%、4.0%、4.3%、5.2%,投入比例逐年提升,为行业第一。

  据了解,安踏集团现已在美国、日本、韓国设立了多个研发设计机构,通过组建国际化的研发设计团队,大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营收上浮1/4,运动鞋销量超耐克

  其实在财报公布之前,股民们对于核心板块的龙头企业安踏抱有5个问题:1、全年收入能否如预期般冲破百亿大关;2、去年底上市的Klay Thompson的篮球鞋款销售情况;3、未来投放于研发的开支比例;4、奥运年的策略及宣传等开支投放的比重;5、有关收购Sprandi的进展。虽然在最终发布的财报中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获得了答案,但是这份长达142页、沉甸甸的财报却让人们极大加强了信心。

  安踏体育发布的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与去年89.23亿元相比增长24.7%,达到111.26亿元,成为首个突破百亿元销售规模的国内体育品牌。毛利达51.85亿元,同比增长28.8%,毛利率上升1.5个百分点至46.62%;经营溢利为26.97亿元,同比增长33.6%。此外,2015年安踏同店销售连续12个季度录得增长,安踏订货会订单金额连续11个季度增长。

  2015财报,安踏令人眼前一亮

  安踏2015年高达46.62%的毛利率,即便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也在4成以上,这在业内颇为罕见。资本市场一度对此反应强烈。安踏市值一度相当于同在香港上市的李宁、特步、匹克和361度四家品牌市值总和。

  从门店数量看,截至2015年底,安踏店、安踏儿童体育用品系列店、FILA专卖店数量分别为7031家、1458家及591家,此外,FILA还开设了约50家FILA KIDS专卖店。从品类看,2015年安踏体育鞋类收益为50.74亿元,同比增长约23.5%;服装收益为55.92亿元,同比增长约25.6%;配饰收益为4.6亿元,同比增长约27.4%。

  此外,安踏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安踏运动鞋销售数量超过4000万双,超过耐克在中国市场的运动鞋销售量。

  国产体育用品格局改变,安踏老大

  过去数十年,国产体育运动品牌层出不穷,涌现出了安踏、李宁、特步、361°、匹克和乔丹等代表,与耐克、阿迪达斯等行业巨头站到了一个舞台上竞技,然而,国内体育用品公司的发展规模却始终无法突破百亿元门槛。曾经最接近这一目标的是李宁,2010财年,当时排在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第一的李宁公司,年营收近94.8亿元。但是接下来几年,由于内外部原因,李宁公司走了下坡路,反而被曾经的“小弟”安踏后来居上。

  从2011年开始,安踏体育的年度营收逐渐靠近李宁公司,并在2012年开始超越后者。2010-2014年,李宁公司每年营收依次为94.78亿元、89.29亿元、67.39亿元、58.24亿元、67.3亿元;安踏每年营收依次为74.1亿元、89.05亿元、76.23亿元、72.81亿元、89.23亿元。虽然据报道李宁重新掌权后,李宁公司2015年成功地扭亏为盈,但是2015年财报尚未公布,预计很难超过百亿大关。

  汤神的KT1

  过去4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经历了一个特殊时期,在2012-2013年两年内经历了滞涨期和衰退期,2014年到2015年则为重新恢复期。除了李宁这样的行业龙头公司业绩倒退等因素,中国体育用品业还经历了电商冲击固有渠道、行业发展调整等的重要阶段。调整完成之后,国内体育品牌相继走出谷底,不过行业座次表已经旧貌换新颜。

  实现破百亿营收的安踏,已经坐稳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老大的位置,除了行业回暖,安踏的自我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3年到2015年,安踏用了三年时间对店铺结构进行升级,店铺数量与高峰时期相比有所减少,但是,经营数据却大幅提升。而在电商营收层面,安踏也实现了高速增长,未来,安踏电商业务将占较大比重。

  丁世忠表示:“安踏将不以门店数量作为目标,而是以店效作为衡量指标。”

  预计到2016年底,安踏店、安踏儿童体育用品系列店,以及FILA和FILA KIDS专卖店的总数将分别为7000-7100家、1700-1800家、650-700家。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安踏品牌门店将保持现有数量,甚至存在闭店收缩可能,而安踏儿童和中高端品牌FILA及FILA KIDS将进一步扩张。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