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公文写作 > 公文之规范性公文之规定

公文之规范性公文之规定

规定的正文一般由规定缘由、规定事项和实施说明三部分组成。规定缘由主要写此规定是根据上级哪一个文件或精神以及本地区、本部门的何种情况制定的。

  规定是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行为制定的规章和禁令,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某种事项所制定的一种法规性文件。与条例相比,规定多用于行政机关处理具体工作事项,具有条文的事务性和临时性、写作格式的灵活性的特点。规定写作的具体要求有:

  (1)标题。规定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是写明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二是只写事由和文种。标题不写发文机关的规定,一般都由发文机关另行印发一个通知,把规定附上。

  (2)正文。规定的正文一般由规定缘由、规定事项和实施说明三部分组成。规定缘由主要写此规定是根据上级哪一个文件或精神以及本地区、本部门的何种情况制定的。

  规定事项要分项叙述,尽量做到详尽、准确、周密。实施说明,一般写此规定的适用范围、生效时间、执行要求以及对违反行为的处理意见等内容。

  相关链接:

  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提高,公文在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文都有固定的格式,在成文后需经各级审核、排版、校对等环节。各市州通信企业都有文秘负责整个流程,在此就不赘述。笔者主要想谈谈如何能写出合格公文,与同行进行探讨。

  要对各类公文文种有正确的认识。按照2012年新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狭义的公文主要有决议、通知、通告、通报、纪要等15种。市州层面用得最多的狭义公文种类包括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函、纪要共六种。公文起草人需弄清相关文种要求,不能选错文种。简单来说,请示、报告是上行文,同时请示需上级批复,报告则无严格要求。请示有超前性、说明性和单一性这三个特点,而重陈述和有主见是报告的特点。本地无权限决定的事项及需上级机关支援的事项用“请示”,在上级单位未批复前,本地不能擅自开展相关工作;本地工作中好的做法、建议及例行开展的相关工作如需上级单位知道时用“报告”。通知、通报可是平行文或下行文,在工作中使用最为广泛,主要用于会议召集、内控管理、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纪要主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发布或传达的纪实性文件。函一般用于平行单位和不相隶属的单位,但有时也可用于上下级之间的交往。函的特点为形式灵活、适应性强和务实性强。

  要熟练掌握公文格式。在文件起草环节,起草人主要负责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抄送机关等方面的内容,其他的内容由综合文秘协助完成。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在平行文及下行文中,发文机关通常省略;主送机关是公文的受理机关,即文件要送的对象;抄送机关是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正文是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这两方面是文件起草人需重点做的工作。公文正文及附件格式可参考《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2012年最新版)》。

  要注重日常积累。借鉴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和提升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平常工作中,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素材,资料的积累和储备可为快速写好公文打下基础。如果平时没有充足的储备,遇到紧急公文写作时就难免出现尴尬的局面。有些资料需要根据新的写作语境进行概括、重组,有的资料则可以直接取用。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