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是我国去年唯一没有完成的目标,您怎么看?”
今天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向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提问。
“进出口的事情现在越来越不取决于我们自己。”李稻葵说,进出口越来越取决于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整个全球国际贸易都在萎缩,而且萎缩速度比增长速度还要快。“进出口(目标)没有完成一点都不奇怪,但大家不要紧张。”
“这是基本规律,日本、美国的经济对进出口和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都比我们低。”李稻葵说。
李稻葵指出,除了进出口指标外,还有外贸顺差指标,大国的这一指标都不可能太高。“小国经济可能靠进出口,大国经济根本上还是要靠内需。”
李稻葵认为,与五六年前相比,进出口贸易额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大幅度下降,我国的经济越来越靠自己的内需来拉动。过去,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曾达到70%,现在开始下降非常自然,并很有可能持续下降。
相关链接: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对于美国通胀快速上升的警告似乎正在逐步得到应验,而这一看法与美联储预期消费者物价回升速度可能趋缓的论调形成鲜明对比。
美银美林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抗通胀债券(TIPS)过去一个月上涨0.8%,传统美国国债则是停滞不前。过去三年抗通胀债券每年的表现都落后大盘,如今展现回升迹象。
Pimco去年一直警告称,美国物价势将上涨。Pimco总回报基金的共同基金经理Mihir P. Worah上周表示:“我们预料通胀会温和上升。”
Worah在1月曾建议买进抗通胀债券。然而,Pimco的这一警告和美联储对于通胀的看法大相径庭。
纽约联储主席、美联储三好人物杜德利(William Dudley)本周表示,虽然他仍然预期通胀率一段时间后会达到美国央行2%的目标,但他不像以往一样那么有把握。
不过,从当前的美国核心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走势来看,杜德利对于通胀的担忧或许有些多余,Pimco的警告正一步一步应验。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