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进口跨境电子商务一般有三种运行方式,分别是保税集货模式、保税备货模式、一般进口模式(即直邮模式)。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从全国来看,宁波保税仓的监管比较严格。以它为例,货物一旦进入保税仓库后,只有仓库工作人员可以进入,而且指定物流公司快递,货品所有公司是无法进入的,所以说造假的空间几乎没有。但是贸易公司在采购环节遇到假货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比如说,造假后冒充,但是这放在国外来说,造假的成本太高。
多位在跨境平台上消费过、并且事后维权的市民告诉记者,想要弄明白真假,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而且即使投入了,也未必能弄个清楚。
当消费者质疑买到假货时,如果在国内购买的商品,可以直接咨询厂家来进行认证,但如果是跨境商品,想要直接找到厂家验证,漂洋过海,想想就很困难。那能不能找国外企业在中国的办事机构呢,同样很难。“消费者质疑平台的日本进口的花王尿不湿是假的。我们咨询了花王中国公司,希望对方鉴定,但对方的答复却是日本产的花王尿不湿需要当地公司来鉴定。”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解释,由于商品采购货源与国内进货货源不同,即使是一些国外企业在中国设有办事机构,也不一定能提供相对应的验证服务。
消费者还能想到的办法是找国内检测机构检测。但是宁波一家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明确告之,他们只能根据中国国标检测商品是否达标,但无法鉴定真假。姚建莉也表示,“鉴定真伪,确实是个难题。”
那有没有解决之道?记者询问了多位业内人士,要在国内鉴定跨境电商产品的真伪,这简直是“无解”。除非是跨境电商平台自己做努力跟厂家联系,让厂家帮助验货。网易考拉相关人员表示,他们之前曾协助有疑问的消费者与品牌方取得联系,将产品信息提供给对方,最终品牌方出具了正品验证的确认。
业内人士认为,跨境电商平台应加强自身的渠道管理,选择靠谱的合作商进行合作。无论是直采制还是平台制的跨境电商平台均应设置严格的审核机制,审核所有供应商的资质,确保所售商品来自正规供货渠道。跨境电商平台应联动上游供应商、物流供应商、海关,保障商品全流程透明、开放。比如说,保税区跨境购的商品都贴有防伪溯源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查询到商品名称、原产地、进口商或代理商、进口口岸等信息。
宁波市消保委的工作人员建议,国内跨境电商平台众多,商品、价格参差不齐,建议消费者购买跨境商品时首选有政府背书、直采平台等正规且信誉良好的平台。其次,妥善保管好消费凭证和证据,以备维权之需,如:商品单据、商品外包装盒等,以防后期遇到问题需要退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