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到东莞调研,从传统乡镇虎门,到市中心的南城,再到正当红的开发区松山湖,走马观花看了一遍,算是对东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一个基本的梳理。
感受最深的是两个,一个是产业转移,一个是产业升级。
传言中的企业倒闭现象,在东莞的确存在,但准确来说,更多的还是转移,这集中体现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不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建材家居、服装鞋帽等行业。这类行业不需要成熟的技术工人,转移到越南和非洲,对当地工人进行简单的培训马上就能开工,所以转移成本不高。
智能手机业的华丽升级
过去大家都说东莞不过是一个出口加工业的大车间,提到东莞就想到“代工”与“山寨”两个词。但是现在,至少在智能手机领域,已经实现华丽升级,其本土品牌在内地手机的市场份额上,已经完全不输除苹果之外的任何一个国际品牌。
据统计,东莞去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6亿部,占全球市场份额17%,即全世界平均每6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是东莞生产。
而盘点去年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的前五名,东莞品牌就占了两个(OPPO与VIVO),另一个是深圳的华为,据称也将把手机生产业务搬迁到东莞。不知不觉,东莞俨然成为一个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产业基地,而且靠的是自主品牌。
与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手机产业的技术含量较高、产业链较长,转移到其他国家的难度较大。有朋友举例说,像这类有技术含量的企业搬迁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果招聘1000人,可能需要从国内另派200人去搞管理与培训,因为那里不像国内拥有大量技术纯熟的产业工人。这类产业转移,劳动力成本是降下来了,但是管理与培训的成本就上去了,两相权衡,还不如不转移—这就是东莞作为成熟经济体的优势。
东莞手机产业的华丽升级,让人们意识到,产业发展刚开始的起点低一点没关系,只要坚持对外开放,保持竞争与学习意识,一样可以掌握技术,实现自主创新,与国际品牌平起平坐—这对那些正处在转型阵痛中的城市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励志题材。
深圳经济外溢
除了手机,东莞经济去年的另外两个亮点是楼市与车市,就均与深圳有扯不开的关系。
例如,有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商品房成交面积1099.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28%;成交金额1096.69亿元,同比增长67.06%。其中,深圳客所占比例从2014年的16%增长到2015年的38%。
还有,深圳去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只有2%,和其他主要城市相比,几乎“低到尘埃里”了,东莞却高达10.9%,什么原因?汽车限购嘛,深圳人都跑到东莞买车,给东莞贡献GDP和税收了。
另外,东莞去年进出口总额增长4.2%(出口增长了7.8%),要知道全国下降了7%,深圳下降了8.2%,上海、北京也是负增长。在国内5个主要外贸城市以及珠三角9市中,东莞这个增速都排在第一位。
很多数据,深圳大幅下滑,东莞却强势上扬,说明什么?深圳产业转移和消费转移做得好啊,有这位胖得喘气的邻家大哥照应,东莞真是不愁吃不愁喝。
松山湖的崛起也是深莞关系一个很好的注脚,过去几年,因为承接了包括华为在内的大量深圳产业,从一个原本夹在几个镇街之间的边缘地带,变身东莞最当红的高科技产业基地,俨然有了“小深圳”的派头,其房价更是超过东莞市区与临深片区,成为东莞之最。
总体来说,部分企业倒闭现象,的确对东莞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幸好傍上了深圳大哥,路怎么走有人带,未来随着深圳房价越来越高,东莞摘桃的机会还有很多。中国转型看广东、广东转型看东莞,这话越来越有味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