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行情分析 > 郑棉冲高后窄幅震荡 尾盘回落

郑棉冲高后窄幅震荡 尾盘回落

郑棉期货增仓反弹,目前的成交开始缩量。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跟着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郑棉日线形成小阳线。日内成交量萎缩,持仓增加。基本面情况:德州71家轧花企业,2015年共开秤30家,较收收储时期减少40%左右。今年企业最高收购量约3000多吨,最低收购几十吨。收储时期整个德州开秤企业约50家,最高收购过万吨,平均收购量2000-3000吨一线。

  收储时期,当地轧花厂吨收益平均在200-300元左右,本年度基本不赚钱。部分销售周期相对短的企业可见微利,如生产后两个月内能销售出去的,能获得百元以内的收益;销售周期相对较长的企业则基本赔钱:一是今年皮棉市场价格一路下调;一是销售周期长的话,相应的各项保管和人工成本增加。

  相关链接:

  棉花加工企业仍被“边缘”化。推动棉花产业供给侧改革,国家储备棉轮出将常态化,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争取用5年时间消化储备库存,即使不计后期轮入数量,仅当前1000多万吨储备棉平均每年就要消化掉200多万吨,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另外,每年100多万吨的高等级外棉进口量虽然较前几年明显下滑,但印巴、越南、印尼等高支纱、精梳纱进口愈演愈烈也注定成为纺企对高品质棉花需求的搅局者。

  虽然目标价格降了500元/吨,但籽棉收购仍将“赔本赚吆喝”。2016年疆内化肥、棉种、地膜等农资整体下降,折合到每吨皮棉上可以弥补目标价格下调的影响,但轧花厂收购价下调0.20元/公斤能收上来籽棉吗?截至3月底,2015年度新疆地方有576家轧花厂参与公检,兵团178家参与公检,而2015年度新疆棉花公检总量仅327.1万吨,即使简单平均,每个厂的加工量也不过4300吨皮棉,也就刚刚够入疆包厂企业的“保底”加工量,还要考虑到2015年度有一定数量的400型企业并没有入市收购,庞大产能同棉花资源间的矛盾短期仍然突出。

  棉花风险升高,国有政策性银行及其它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下滑。自2014年国家全面退出收储政策,疆内棉花加工企业被推至市场前沿,但连续两年“高收低售”,2014年9、10月份开秤时3128B级皮棉14200-14500元/吨,2015年上半年跌至13000元/吨左右;2015年9、10月份开秤时3128B级皮棉13300-13500元/吨,目前已跌至11500元/吨,棉花一度成了“烫手的山芋”,再加上皮棉品质因天气、棉种原因有较大幅度下滑,亏损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因此贷款银行纷纷收紧信贷,一些轧花厂贷款资格被取消,而信誉比较好、还贷及时的企业则贷款充足。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