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文件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今年我国经济工作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记者通过观察发现,结合到服装行业来看,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无疑是去库存。库存高居不下已经成为了中国服装行业的一个噩梦,数据显示,去年合计222.09亿元的存货则比2011年的185.88亿元增长了19%。
针对库存日益严重的现象,据业内人士分析,服装行业可以采取多个办法减少库存,比如增大出口、采用更加有效的促销手段,但要想彻底实现“零库存”,必须从生产模式上对服装行业进行彻底改革,服装定制是去库存化最好的解决之道。
正如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刘建国所言,由于定制能很好地解决库存问题,今后服装业的消费方向必定是个性化定制、多元化定制。而且随着定制模式的逐步成熟,未来服装定制市场会逐渐走平民化线路,未来的国内服装定制会越来越大众化。
经常从事成衣定制的著名设计师罗钒溪介绍,服装定制的生产模式对成衣模式完全是颠覆性改变。传统成衣模式是先生产服装,再卖给消费者,而服装定制模式是先找到消费者,再根据消费者的意愿量身设计、生产服装。
有多少客户,就有多少产品,丝毫不存在库存问题。
相关链接:
我国麻纺织行业分为亚麻、苎麻、黄麻和大麻几个分行业,近年来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亚麻纺织行业快速发展壮大,苎麻纺织行业快速萎缩,黄麻纺织行业举步维艰,大麻纺织行业平稳蓄势。各细分行业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影响到我国麻纺织行业的整体发展。
亚麻纺织行业发展最快,其生产加工量和贸易出口量已经超越苎麻纺织行业跃居麻纺织行业的首位。亚麻长麻纺由2010年的35万锭发展到2015年的65万锭。亚麻混纺行业更是快速发展,许多棉、毛和化纤纺织企业也在纷纷尝试与亚麻混纺。亚麻纺织行业的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也逐年更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据测算,2015年我国亚麻种植面积不到10万亩,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新疆等地,与2009年相比减少了50%。由于缺少优良种籽和先进种植收割设备,适宜雨露的气候区域也不多,国产亚麻纤维的产量和品质一直上不去。2015年全国亚麻纺织行业消耗亚麻纤维约21万吨,其中进口亚麻原料18.4万吨,进口占比达87.62%。
进口原料价格也在逐年上涨,如2015年进口的打成麻均价为2.99美元/千克,与2010年的1.84美元/千克相比,上涨了62.50%,对企业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近几年,亚麻纺织行业努力研发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积极开拓内需市场,初见成效。但是仍有部分亚麻纺织企业停留在纱、布等初级产品加工和出口上,“两头在外”,容易因不对称的市场信息而盲目生产或扩能。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