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国家发改委适时公布了储备棉轮出公告,这对尚未销售完2015年度存棉的棉花加工企业而言压力很大。
储备棉轮出不但增加了市场供应,为纺企提供了更多采购选择,而且在引导市场有序竞争、促进棉企优胜劣汰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历年的储备棉轮出政策又有何区别呢?
相关阅读: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8日,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521.6万吨测算,全国累计加工皮棉481.8万吨,其中新疆加工皮棉363万吨;全国累计销售皮棉325.6万吨,其中新疆销售皮棉220.3万吨。按照2015年度新疆棉花产量366.9万吨计算,目前新疆棉花销售进度已经过半。
3月上旬,内地赴疆采购皮棉的纱厂、经营商数量较往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减少。尽管春节后汽运价格不断下降,但疆内棉企向内地移库的热情降低。可见,储备棉轮出消息释放以后,对棉企现阶段销售影响很大。
新疆某棉企负责人表示,现在企业销售的皮棉已经出现亏损,某些级别棉花亏损额度达500-1000元/吨,这对棉企打击很大,即便在这样低价的条件下,下游贸易商和纺企采购积极性并不高。
然而在4初,国内棉市峰回路转,先是郑棉期货迎来储备棉轮出前的大幅反弹,随之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小幅上涨,成交活跃,部分轧花厂、棉商趁机出货,甚至内地停产的200型棉企也开秤收购籽棉。之前无人问津的皮棉转眼间变成了香饽饽,下游纺企争相采购,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两年随着内地植棉面积大幅下降,在僧多粥少的大环境下,有志继续从事棉花加工的企业纷纷转战新疆包厂。然而这两年的数据表现并不乐观,在棉价走低的趋势下,新疆棉企或者赴疆包厂企业经营业绩并不理想,并且近期突然回暖的棉市能否持续也困扰着他们。新疆某棉企表示,根据今年市场情况,企业如果能够做到收支平衡已属不易,储备棉轮出势必影响到2016年企业赴疆包厂的积极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