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下降7%。不少曾经风光无限的外资企业,纷纷缩减在华营业规模。有专家表示,部分外资企业面临调整,与早期布局于过剩行业有关,当下需要转型,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服务、从过剩行业向新兴行业转型。
2017年才毕业的李娟,一心想进外企工作,从研一开始她就去各类外资公司实习,留意外企校园招聘信息。原本信心满满的她,在见证许多响当当的大牌外企陆续减招甚至不招工的现实后,现在心里有点没底了。而这,也是部分在华外资企业现状的写照。
传统的在华制造业外企,面临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压力加剧,部分钟表企业、手机企业关闭了生产基地或工厂,如西铁城、诺基亚等。一些外资制造企业,正加速将生产类业务迁往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或印度。
实体商业领域,有着外资第一店美誉的百盛商业集团,从2012年至今在华也已关闭多家门店。 2015~2016财年一季度,百丽国际在内地的零售网点数目净减少167家,鞋类业务同店销售下滑7.8%。
对于企业当下面临的境况,外资基层员工感触最深。在北京朝阳区CBD一家外企工作的周玮告诉记者,过去自己所在公司是职场人争相进入的地方,如今不仅鲜招新人,而且员工每次听说有海外总部的人来,都担心宣布裁员消息。
在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王瑞华看来,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价值链提升,外资企业营商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而人力成本、租赁成本增加、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中国本土替代技术持续崛起,使得中国市场的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许多外资企业对华市场变化和反应速度不够。
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执行总裁狄思杰则认为,全球贸易进入深度调整期。在华业绩下滑不是所有外资企业,目前在华出现利润下滑的外企主要集中在PC企业、消费用品制造业等。“越来越多的新领域,包括医疗保健、教育、专业服务、创意产业等蕴含增长潜力。对外企来说,黄金时代并未结束。”他强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告诉记者,许多外资早期布局过多涉入传统产能过剩领域,导致利润率持续下降。而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关键技术领域制造业回流本土。
“在新的经济形势背景下,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方式一定要从关注短期转向长期,技术引进从简单转移到高端。”王瑞华说。而商务部的数据也显示,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吸收外资增幅均在10%以上。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