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父母更加重视婴儿的服装,根据最新的消息称,在最近,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婴幼儿服装质量提升计划,将会严格控制儿童服装质量。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在海外疯狂购物,坐拥“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却源源不断去国外挥金如土,这一现象也刺痛了中国人的神经。今日,国务院发文,开展本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若日后本土产品能满足消费者要求,将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现象。
18日下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要求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玩具、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厨具、家具等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为重点,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从质量提升行动重点商品来看,我们注意到,此前国人疯狂“席卷”日本购买的智能马桶盖、电饭煲赫然在列。近些年,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随之提升,价廉早已不是选择商品的唯一评判标准,人们对于品质的追求愈发热衷。国人海淘的商品已经从早前的“只买奢侈品”转为“更关注日常的生活用品”。而如此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都要去海外抢购,显然,质量仍是中国消费品的痛点,我国面临“制造大国,品牌效果”的尴尬。
解决消费品质量问题早被呼吁多时,两会上也被屡次提及。今年两会上,包括宗庆后在内的许多人大代表都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及其相关的议案建议。宗庆后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更加旺盛,有效供给难以满足高端需求的问题日益突出,近些年来中国游客出国抢购国外品牌商品的现象正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建议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凤英也建议,我国应该将建设质量强国纳入国家战略,坚持‘质量为先’,建议设立质量强国建设专项基金,实现‘十三五’时期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目标。
据统计,近4年我国居民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以上,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品牌发展不足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我国产品市场的怪圈,即企业供给与消费者需求之间形成了“品牌质量差-低质低价形象-中高端需求转移-供给质量提升动力不足-品牌质量差”的非良性循环。
分析人士认为,人们热衷海外购物,原因不外乎:现在国内供给端提供的商品,并没有完全满足需求。表面上看,中国制造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两点:一是工艺,二是材料。而深层次是源于三点:一是产品的功能创意水平有差距,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掌握得不够。二是产品制造标准滞后其他国家。三是制造诚意缺失,缺少至诚的“匠人精神”、对精致完美的追求。
今年,我国加速进行供给侧改革,两会上更是立下“十三五”时期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目标。分析人士认为,寄望成本优势已然不适合中国现今的消费市场,“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通过改革,对“供给过剩”的行业产业去库存,对“供给短缺”的行业产业扩大有效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升级、提质的消费需求。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