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发力,其中最受关注的一项重点,就是在事中事后监管过程中,由工商局牵头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即“全国一张网”。那么,“全国一张网”最新进展如何?今年又有望实现哪些突破?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介绍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情况时透露,目前企业信用公示系统的作用正在逐步发挥,工商总局仍在不断完善其功能,争取到2016年底,将使这一体系跟各省衔接,届时该系统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张茅介绍说,工商总局从2014年开始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其主要内容就是将所有企业的相关信息都归集到企业名下,这一点不同于目前有些部门搞的企业信息共享系统、企业信息交换系统。
“它把企业登记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法定代表人、出资规模等信息,还有企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归集到每一个企业的名下,方便需要者随时查询。只要查询这个企业,就能了解到它的基本情况。”张茅说。
据统计,从这两年情况看,企业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公示率都达到85%以上,而过去的年检率只有83%左右。
2015年抽查结果显示,当年,共有275万户企业纳入到经营异常名录,占到企业总数的12.8%。其中,多半是由于没有公示年报信息,或公示信息存在弄虚作假。
张茅披露,目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访问量每天达到近1600万。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自2014年3月实施以来,市场准入环境极大改善。据张茅介绍,目前“先照后证”改革已将152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事项,取消了40项,只保留34项。“大部分行政审批从事前改到事后,方便了企业。”
而在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后,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是1479.8万户,增长14.5%,其中企业433.9万户,比上年增长21.6%。
据统计,2015年,全国日均新增企业1.2万家,而这个数字2014年是1万家,改革之前是6900家。
其中,以大众创业曝光度最高的北京中关村为例,据张茅透露,这里平均每天诞生的企业达222家。
2015年,工商总局的另一项改革重点,是自10月1日起,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据张茅透露,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已发出350.94万张“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营业执照。
对于有些地方将改革更进一步,把企业办理开业刻章的证等也包括进来,实现了“四证合一”、“五证合一”的情况,张茅明确表态说:“我们鼓励这种减少投资人时间的做法。”
张茅同时坦陈:“当然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还有一些银行机构没有衔接好,我们也在跟相关部门进行协商。今年,我们准备和税务部门联合实现个体工商户的‘两证合一’,减少个体工商户登记的时间,降低他们的成本。”
张茅强调,下一步,工商总局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确保“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在各领域的互认互通。要抓好改革的跟踪评估和统筹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张茅坦言,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这两年,确实一些新兴业态的出现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比如说“互联网+”,还有某些服务行业,过去可能并不存在。
他认为,这些新兴业态的出现,反映了我们进行商事制度改革、支持创业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也给我们的监管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网上购物,有条件时经营者会进行注册,有些不具备条件的,他们可能就不去注册。怎样监管才能确保他们的经营合法有序?这些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张茅说。
张茅强调,“我们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出了问题以后,不能马上把它管死或者取缔,这不是对待改革的态度。在改革当中,既要充分地认识和支持新生事物,也要从消费者保护和社会秩序完善的条件下不断进行规范。”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