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贸政策再动真格 商务部称将提高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
中国的外贸企业对于两个“率”特别敏感,一个是汇率,一个是出口退税率。
这两个“率”对于外贸企业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前一个“率”如果起伏过大,会导致人民币兑换美元不稳定,外贸企业除了眼睁睁看着钱蒸发了,还导致订单难接。后一个“率”,用一家新疆机械外贸企业的话说:“调一个点,都要命。”
在全球外需疲软的情况下,出口退税率上调一个点,就有可能是外贸企业的盈利点。
4月22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一场新闻吹风会上提到我国将要上调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为完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务院决策,经调研之后,中国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委提出了五项稳外贸措施。其中,第一项“财税金融支持”里包括“优化出口退税率结构,提高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
这也是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确定促进进出口回稳向好的五项政策措施中,第一项措施里的内容。
这将是中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第9次调高出口退税率。
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出口退税政策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曾数次调整,其中有8次是调高出口退税率,分别是:
1995年和1996年,中国第一次大幅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由原来的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调整为3%、6%和9%三档。
1998年,提高了部分出口产品退税率至5%、13%、15%、17%四档。
2007年7月1日,调整了共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经过这次调整以后,出口退税率由2004年的5%、8%、11%、13%和17%五档变成5%、9%、11%、13%和17%五档。
2008年8月1日,为抵御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下滑,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
同年11月1日,继续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2009年2月1日,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此次调整涉及3325个税号。
2009年4月1日,将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的有合金镍条、型材,镍丝,镍管,铝合金制空心异型材,不钢热轧条,外径25mm的其他精炼铜管,部分橡胶及其制品、毛皮衣服等皮革制品、日用陶瓷、显像管玻壳、金属家具等制品。
2009年6月1日,提高部分机电和钢铁制品,以及玉米淀粉和酒精的出口退税率。将合金钢异性材等钢材、钢铁结构体等钢铁制品、剪刀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并将电视用发送设备、缝纫机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
这8次调高出口退税率,6次都是在金融危机前后调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欧债危机时,中国并未上调出口退税率。
2012年,中国外贸企业受欧债危机冲击,中国外贸在当年的7月、8月连续两月出现低增长。由于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外贸企业受冲击较大,遂呼吁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但当年9月18日国务院最后成型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里,并未出现“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提振政策。
而这一次要提高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显示外贸形势已经严峻到了一定程度。
钱克明也称,前一段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警告,世界贸易处在30年来最糟糕的时期。同时,中国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下降了11.3%、9.6%和13.5%,降幅较去年还在扩大。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政策措施。”钱克明说。
“从国际上看,外需不足非常明显。”钱克明称,“我们手头有个数字,已经公布数据的64个经济体,前两个月进口都普遍下降,其中58个经济体是下降的。他们的进口就是外需,影响的是中国的出口。”
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出口行业的成本持续上涨,特别是沿海地区工人的人工成本是周边国家的4—6倍。
钱克明说,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和订单向境外转移加快。2013年以来,中国产业向境外转移导致出口能力减少950亿美元左右,将近1000亿美元。产业往境外转移也带动了贸易转移,加工贸易持续大幅度下滑。
近期,中国商务部对3000家外贸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表明,57.7%的企业认为今年的出口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
2015年,中国进出口同比上一年下降8%,出口下降2.8%,进口下降14.1%。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