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储备棉轮出有关安排的公告明确表示,2015/2016年度国储棉轮出时间为5月3日~8月31日,轮出总量不超过200万吨,轮出的储备棉由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对质量和重量进行全面公证检验(包包检)。“多轮出,少轮入”和“国储外棉优先轮出、存储时间长的棉花优先轮出”两个原则也完全符合各方预期。
一些行业内人士用“稳、准、狠”来形容此次国储棉轮出,尤其采取轮出价格同CotlookA(实则ICE期货)指数“捆绑”并每周调整一次,真正实现了内外棉花价格联接、联动、联合,有利于维持棉价稳定,提高棉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和我国棉花产业“市场化”程度。此次轮出的储备棉将对质量、重量全面复验,质量包包检,重量分批检,与市场上的猜测完全吻合,这也提高了纺企购买储备棉的积极性。
此外,细则中明确,将优先安排进口棉的轮出。也就是说,纺织用棉企业可以从国储棉中,购买到质量好的高等级棉花。河南永安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全法表示,自储备棉轮出消息公布,企业就始终保持较低的棉花库存,此次储备棉轮出细则公布,价格实现与市场接轨,这与之前相比是很大的改进,只要有符合企业质量要求的棉花,企业就会购买。
记者了解到,多数企业倾向于购买质量好的高等级棉。对此,华瑞信息资讯公司棉花高级分析师郦振华表示,按照当前的市场消费情况推算,估计除了一些质量指标比较好的棉花以外,其它国储棉在拍卖时竞争不会太激烈,实际成交价格上调的空间有限。除非今后国内生产常规纱线的纺企产能大量复苏,开机率提高进而带来原料需求的大幅增长,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近年来储备棉轮出价格逐渐走低。尤其是2015年,国产棉轮出底价已经降至13200元/吨。2016年,由于储备棉结合国内、国际棉价制定底价,因此储备棉轮出价格或将进一步下降。然而在轮出价格走低的预期下,市场却与其背道而驰,无论是棉花期货市场还是现货市场,都以价格上涨的姿态作出回应。
面对疯狂上涨的期货、现货棉花价格,国家发改委积极应对,明确表态,国家储备棉库存充足,如果市场有需求,储备棉的投放量及每日的挂牌数可随时增加。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也发布消息称,棉纺织企业要理性看待棉价上涨,从实际成交情况看,纯棉纱的量价均未见起色,部分色纺纱产品反而降价,非棉纤维纱线订单及价格基本稳定。由此可见,本轮棉花期货价格的上涨并非是下游市场需求拉动所致。供需格局未发生大的变化,反映出下游织造及针织企业并不接受涨价,缺乏上涨动力,持续上涨空间较为有限。
储备棉轮出细则自4月15日公布后,棉花期货市场开盘的第一天,4月18日,郑棉期货价格就以涨停做出反应,ICE棉花主力合约价格也处于上涨态势,上涨3.68%至62.23美分/磅,创8个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棉花现货市场也出现大规模调高报价,有的贸易商将报价调高300元/吨,有的则干脆囤货“居奇”,停止对外报价。
业内人士分析,因为在之前棉花价格下跌的过程中,有库存就意味着亏钱,因此很多企业把库存都压得很低,而此轮棉花价格的上涨,纺企补库需求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更多的是因为期货市场资金的运作。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