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沪深两市共有20家服装企业发布了2015年财务数据,其中净利润下滑的占12家,占比六成。可见服饰行业的寒流还在继续。一些企业为了谋求突破开始多元化经营,去并购一些跨行业的项目。但显然美邦目前还未有此打算。周成建他自己曾对外说过,除了服饰,不愿意再从事其它产业投资。
从这家公司的业绩来看几乎都围绕着男装与女装的成人服饰展开。与美邦具有可比性的,是另一家同在温州起家的服饰企业森马服饰。这家公司的定位相仿,森马的产品主要面向”16~30岁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而在体量上,美邦目前在全国约有3700多家门店,而森马在全国的门店则在3500家左右。
这两家公司在业内历来被看作是竞争对手,但森马在2015年的业绩倒是优于美邦。前者在2015年实现收入94.5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上升23.5%。
休闲服饰品牌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我平时会倾向于买H&M、Forever 21。”目前尚在在江西南昌读大三的魏亚琴告诉记者,她自己平时不太愿意买国内服饰牌子,“设计太土啦”。
这样的观点在现在的大众年轻消费者里不在少数,而这已经影响到了国内服饰公司的销售情况,让当年红极一时的公司遭遇不小的尴尬。
服饰零售业专家闵光亚告诉记者,从成人装来看,其实森马和美邦的水平几乎一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森马的成人装近些年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增长。主要是森马的童装业务给森马带来的大幅的增长。”闵光亚指出。
记者查阅两者的年报发现,美邦目前超过九成的占比都是成人男装与女装业务。虽然也有Moomoo与米喜迪这两大童装品牌业务,但被归类在其它产品中,占比不到5%。而森马则完全不同,其旗下的童装品牌巴拉巴拉几乎已经成为其一个重要业务,在森马目前的营收占比中,童装业务占到42%的左右的比例,而巴拉巴拉在全国的门店已经达3864家。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评价道,“原本是在竞争无优势的主业外另辟他路尝试,没曾想到在童装的蓝海找到了一个爆发点。”
森马的稳步增长也许是一个国内传统服饰企业在消费习惯转变大环境下的一个成功案例。
目前看来,上述这两家公司的发展策略不尽相同。森马已经在细分市场找到了自己新的发展空间和业绩增长点,但美邦似乎还在想着如何从“时尚、潮流”上摸索出自己的一条路,它学着那些海外品牌试图与IP合作做爆款。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25日同日出炉的一季报中,美邦的营业收入19.2亿,同比上年同期增长9.56%,净利润5137.3万元,同比实现增长32.38%。扭亏为盈也许需要一段的时间来消化。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