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面对下游需求疲软、产能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人口红利消失、国际纺织产业大转移等纺织行业新常态,我国棉纺织行业开始了转型升级之路。实现装备智能化、管理精细化、产品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众多知名棉纺织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采取的统一行动,同时也成为棉纺织行业内的共识。
纺织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国内的一些纺织企业在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有的纺纱企业已经实现了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通过工艺连接大幅减少用工,缩减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产品利润。如果在此方向继续深入发展,采用更多智能化技术,未来国内将有望建成少人、无人棉纺工厂或车间。
郭加阳说道,针对纺纱装备智能化需求,青岛环球集团又研发出筒纱智能物流包装系统。青岛环球HTBW-01型筒纱智能物流包装系统是全球首套无人编织袋包装输送系统,真正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化。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郭加阳介绍,青岛环球集团的粗细联合智能全自动粗纱机系统在充分吸收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创新,采用先进的柔性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了粗纱生产和输送的智能化、连续化、节能化、信息化,满足了客户提高产品品质、节省人工、节能降耗的需求。这一系统不仅被认定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自2009年全面推向市场以来,至今销售量已经突破1000台,为国内外客户安装超过500万纱锭,国内市场占有率约90%。
据介绍,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全流程无人工直接参与,只需要设备管理和监控人员,综合节省人工约90%,使人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同时智能包装物流系统使包装成本大大降低。以编织袋包装为例,买一个合格标准的编织袋需要1.2元,再加上人工扎口成本,在一个编织袋上需要的总成本为1.25元左右,而自动成包的成本控制在1元左右,成本下降约20%。应用智能包装物流系统还可以减少人工接触污染以及人工失误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华兴纺织集团的智能化纺纱生产线,正是采用了该物流系统,实现了物流包装无人操作的生产模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