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围绕商务中心工作,着力抓好公平贸易能力建设。坚持“四体联动”工作机制,做好贸易摩擦案件预警通报和统筹应对;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反馈受损害行业诉求,援助解决困难;推动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服务制度,选取130余家龙头骨干企业作为联系服务对象;推荐130多家龙头骨干企业纳入商务部产业安全数据库直报系统;围绕广东省陶瓷、LED、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开展贸易摩擦应对和产业竞争力研究;开展知识产权、美国337调查等行业应对策略分析;开展企业“走出去”应对国外反垄断诉讼、电子信息和家电行业市场竞争状况等课题研究;加强公平贸易信息工作,及时通报产业安全、贸易救济和反垄断工作信息,让社会及时了解工作动态,掌握和运用规则,提高新常态下公平贸易工作能力和水平。
广东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积极组织抓好贸易摩擦应对。全口径统计广东省贸易摩擦案件,第一时间通报案情,动员企业积极应诉,针对性召开应诉协调会、法律培训会;全流程指导跟踪大案要案应对;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南美地区贸易摩擦案件的应对;选择玩具、水产、机电等重点行业,开展TBT、SPS等技术性贸易措施专题应对研究;实施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加快重点产业的海外知识产权布局;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商标和专利的申请和注册;完善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制,加强对美国337调查和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应诉指导和协调;着力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应对贸易摩擦,在全省培育建设公平贸易工作站37家,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业务指导。
广东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积极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广东省产业安全。近年来,主动发起对外贸易救济调查2起,涉及广东企业2家,维护了广东省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广东产业赢得恢复和发展机遇;加强贸易救济措施实施效果的跟踪监测,主动掌握涉案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研究涉案产业发展趋势,分析评估贸易救济措施对该产业发展的影响;2015年向商务部报送广东省15起贸易救济涉案企业的效果跟踪材料;向商务部报送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反映锦纶6切片反倾销案及进口关税情况,为该案在期终复审裁定提供关键性依据。
广东省商务厅在东莞召开全省公平贸易工作会议,这是2014年省商务厅整合资源成立公平贸易局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近年全省公平贸易工作情况,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着眼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打造商务“环境高地”,研究部署“十三五”时期广东省公平贸易工作任务。
确立了“十三五”时期“四个坚持服务于”的指导思想。即,坚持公平贸易工作服务于全省外贸稳定增长,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于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服务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推进公平贸易工作更好服务全省商务发展大局。
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三大任务”。建立公平贸易工作标准体系。巩固和完善公平贸易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引导行业、企业的指引和指南;完善公平贸易相关政策措施及管理办法。健全公平贸易社会化工作网络。支持企业成立行业应对联盟和公平贸易工作联盟,形成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共同维权的强大合力;培育建设公平贸易专家支持力量。建设公平贸易基础工作平台。建设公平贸易政策及法律援助服务平台;建设预警监测平台,增强前端防控能力和政策决策水平;建设各类新型贸易壁垒的收集、研究、通报、审议和咨询平台;建设公平贸易国际交流协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支撑平台,为公平贸易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广东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大力开展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工作。每年举办2期以上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普法宣传会议,组织相关企业进行培训,增强企业反垄断法律观念;每年组织1期业务培训,提高相关人员配合商务部审理经营者集中案件和指导企业申报经营者集中的相关能力;编印下发《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工作手册》、《企业申报经营者集中工作指南》、《反垄断法及经营者集中相关知识问答》等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系列丛书;协助商务部审理经营者集中案件3起,指导企业申报经营者集中4起。
广东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积极抓好世贸组织事务工作。建立合规工作联络联系制度,印制《贸易政策合规工作手册》(试行),为全省各级开展贸易政策合规工作提供参考指导;积极参与和配合商务部对其他WTO成员开展贸易政策审议工作,收集、分析和评价被审议成员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保护和国际收支等领域违背WTO规则的歧视性或限制性做法等信息,向商务部反映广东省企业诉求和关注,通过国家谈判为广东省创造良好的贸易投资外部环境,维护广东省企业在国际投资和贸易中的合法权益。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