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营成本上升以及网络消费兴起等多重冲击,广西传统零售业显露疲态,销售下滑和亏损在百货和超市等传统零售业态中蔓延。是关店止损还是要素升级?是多业态融合发展还是主动拥抱互联网?广西传统零售业正积极探寻转型与自救之路。
据统计,目前广西法人零售企业达3.6万家(含限额以下),业态分为超市、百货、便利店、专卖店和网络零售。2015年全区实现商品零售额5747.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6%,是支撑消费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据对全区65家重点大中型百货和超市企业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销售额出现负增长的企业达到42家,占到65%,大型百货企业负增长比例超过70%。“五一”小长假,在各大商超百货推陈出新掀起促销热潮之时,广州友谊商店收拾行囊悄然退出南宁市场。
占据南宁第一高楼的黄金地段,广州友谊商店坚持走高端百货路线,这里进驻众多国际一线品牌,是广西奢侈品消费的聚集地。然而,进入广西市场9年来,广州友谊南宁店似乎一直不温不火,近两年更显颓势。某品牌专柜的店员告诉记者:“生意一直不是很好,这两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更冷清了。”
面对歇业,一些网友感叹:“代表身份地位的高大上的友谊商店,门槛很高,平时很少进入,消费水准不足啊!”“里面的商品零售价都不低,人少之又少,逛了一圈就出来了,实在让人感觉太安静了!”“这里的服务让人感觉很温馨,还有免费WiFi,可以边逛边上网,购物环境更加不用说,可惜现在它走了。”
从早两年的巴黎春天百货退出南宁市场,到如今的广州友谊商场关店歇业,广西高端百货业一直被“低气压”笼罩。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型百货商超等传统零售业效益下降,关店止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联商网近期发布的《2015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继2014年关店201家后,2015年全国仅主要超市和百货又关店138家,关闭的大型门店平均经营周期不到5年。
近两年来,关店潮也开始波及我区零售业。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连锁超市、便利店和百货店关店的情况陆续在我区出现,并蔓延至今。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区主要超市和百货共关店36家,而新开店数不足15家,特别是贺州市两个月期间就关闭3家大型百货超市企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