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技术推广 > 防紫外线织物加工技术逐渐流行

防紫外线织物加工技术逐渐流行

尽管国内对于抗紫外线织物的研究深度不比日本,但国内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成绩同样不容小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5月份以来,气温逐渐升高,防晒衣、遮阳伞等抗紫外线产品的销量直线上升。但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对于进口防紫外线产品的热衷程度要远远高于国产产品。是国产产品质量真的比不上进口产品,还是消费者的购买倾向有盲目性?这成为国内防紫外线产品生产商最困惑的问题。

  国内产品质量可比肩国际

  不可否认,日本在抗紫外线织物开发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稳定客户群的抗紫外线功能的运动服、衬衫、帽子、太阳伞及其他防护用品均来自日本。

  尽管国内对于抗紫外线织物的研究深度不比日本,但国内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成绩同样不容小觑:山东巨龙化工公司将紫外线吸收剂和屏蔽剂进行复配,研制成功用于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整理剂;厦门华普高技术产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纳米级陶瓷棉纺织品,同时具有抗紫外线、抗菌及远红外保温功能;东华大学研发的功能杂化材料做成的衣服可以屏蔽掉99.7%的紫外线,紫外线防护系数达50以上;武汉纺织大学纺材实验室研制出的具有永久抗紫外线功能的棉纤维,已经申请获得了国家技术专利并将用于织物生产,有望真正实现衣物的永久性防紫外线功能。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王然指出,从整理工艺来看,国产防紫外线产品的质量并不比国际产品差,且成本较低,其销量差的主要问题是市场推广做得不够,消费者认识不足,导致产品销量不理想。

  五类新型加工工艺渐流行

  对于抗紫外线纺织品有近10年研究经验的山东宏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经理徐洁表示,目前,国内常规提高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途径大致有4种。一是直接选用具有较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纤维为原料来生产纺织品,如亚麻、涤纶纤维等;二是改变面料的组织结构,如增加面料的厚度、密度等;三是在纺织纤维纺丝时添加陶瓷微粒以反射紫外线,达到防紫外线的作用;四是对织物进行防紫外线后整理,如将织物浸轧紫外线吸收剂或阻断剂,或在织物表面进行防紫外线涂层整理等。然而,这4种工艺在环保、成本、产品性能耐久性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如不改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企业生产的负担。

  据徐洁介绍,磁控溅射技术、静电纺丝技术、等离子纳米技术、微胶囊技术以及溶胶凝胶技术5类工艺是国际上最新流行起来的防紫外线织物加工技术。可喜的是,这5种工艺,国内厂商同样具备生产能力。

  在综合对比了各工艺的生产流程和产业开发成本后,徐洁认为,静电纺丝技术是提升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最佳方式。徐洁表示,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生产的抗紫外线面料,其遮蔽率将超过95%,能有效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侵袭与伤害,且具有无毒、无刺激、耐洗涤等性能。同时,此类产品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并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

  可用于提高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静电纺丝工艺可分为喷射涂层法和直接纺丝法。喷射涂层法是在静电纺丝液中加入紫外屏蔽剂,通过静电纺喷射到织物上,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级别的抗紫外线薄膜,达到抗紫外线效果。直接纺丝法是在静电纺丝液中加入抗紫外线整理剂,直接制作出带有抗紫外线效果的织物。徐洁表示,除制备出的产品性能优良外,这种工艺的成本并不是最高,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

  王然十分赞同徐洁的看法。他表示,尽管静电纺丝工艺的产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但其市场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且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的研究者在静电纺丝关键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突破。王然同时表示,在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抗紫外线纺织品时,特别需要注意选择合适防紫外线添加剂。所选择的添加剂需要具备选择性强烈吸收波长为290nm~400nm的紫外线的能力,才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抑制紫外线渗透。此外,该类添加剂还应具备低挥发性、良好热稳定性、耐水解性、耐水中萃取性等性能。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