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财经专题 > 央行并没有像降息降准般大动干戈

央行并没有像降息降准般大动干戈

央行放水,也是难以浇灌股市这块旱地的,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跟着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对21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900亿元,其中3个月1750亿元、6个月1150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同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450亿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5%。鉴于当日有200亿逆回购到期,故当天仍实现资金的小幅净投放。为何要放水?

  背景一:

  5月13日央行公布了2016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5556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少增8173亿元和1523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10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少1.65万亿元和3072亿元。

  这个数据很容易引起人们对货币收紧的猜测,理解为货币政策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发人们的恐慌情绪。为此,14日早间,央行网站发布央行有关负责人就4月主要金融数据以及当前货币政策取向答记者问相关内容。央行表示,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改变。在经过季节、基数因素调整并考虑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置换等因素后,当前总体上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仍是平稳正常的,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各种市场利率也保持在低位平稳运行。

  背景二:

  4月经济数据全线回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相比一季度数据的全面向好,4月经济数据几乎全线回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从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出口增速从3月份的18.7%回落至4.1%;消费增速从10.5%回落至10.1%;投资增速也从10.7%回落至10.5%。

  另外,此前备受关注的民间投资隐忧在当月数据中亦有所体现。今年1~4月份,中国民间投资增长5.2%,较一季度增速进一步回落0.5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低5.3个百分点。表现疲软的还有工业方面数据,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不及预期的6.5%,也低于前值6.8%。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央行进行了MLF操作。一方面是表明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借此对经济有所提振作用,同时提振国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此举会否形成权威人士所说的“大水漫灌”?不会。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采访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的文章。在这篇采访文章里,权威人士不仅表示了中国经济L型的看法,指出: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和V型,而是L型的走势。L型走势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而且该权威人士还表示,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首先,“MLF+逆回购”的调控方式,是维持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稳定的一种方式。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将有2500亿逆回购到期,同时有475亿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因此为维持市场资金面的稳定,央行采取“MLF+逆回购”的调控方式是很正常的,这实际上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定的一种具体方式。

  其次,就权威人士的“大水漫灌”来说,关键就是要适度的问题,这也是权威人士一再强调的。“权威人士”访谈针对的是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的“过度”,是过度的刺激,是大水漫灌,而不是不要任何刺激,更不是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如果将“权威人士”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反对高杠杆,警示风险,曲解为“权威人士”反对任何刺激,反对宽松,反对投资,很显然,这违背了“权威人士”的本意。

  因此,我们不能把央行放水与“大水漫灌”等同起来。央行放水对股市行情会构成短线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又是较为有限的。毕竟央行放水不是把水直接放到股市里来。它实际上只是对股市构成间接的利好。而从中长期来看,央行放水对股市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股市的问题并不是缺水的问题,而是缺信心的问题。只要投资者对股市充满信心,社会上的各路资金就会不请自来。相反,投资者对股市没有信心,社会资金再充沛,它也不会流到股市里来。象今年春节过后,社会上的热钱疯炒房地产,而股市基本上只有干望的份。所以,中国股市的问题是要找回投资者的信心。而如何找回投资者的信心,这就需要股市监管部门乃至中国政府高层来做出大量的工作了。

  降准的替身从央行的MLF操作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降准问题。因为MLF被某些业内人士称为是准降准,或者说是降准的替代品。因此,面对MLF操作,就有专家或机构建议降准。

  我本人是不支持降准的。我支持央行用MLF操作代替降准的做法。因为MLF操作既能满足当前央行稳定利率的要求又不直接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这是个两全的办法。它体现了我们货币政策基本方针的调整,即有保有压,定向调控,调整结构,而且是预调、微调。

  降准会导致货币政策的“过度宽松”,这很容易出现权威人士所言的“大水漫灌”的情况。比如,这又会刺激房价的上涨,造成一些产业过剩行业(如钢铁)需求的虚假上升,给供给侧改革留下隐忧。

  而且中国房价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如果中国经济不能从这个十字架上解脱出来,中国经济只能走进死胡同。因此,在强调经济结构调整的当下,货币政策必须切忌过度宽松。2009年4万亿刺激措施给中国经济留下的教训绝对不能再重演了。所以就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说,降准、降息这种强刺激的手段一定要慎用。

  名词解释什么是MLF?

  什么是逆回购?

  我们知道,回购是收进来,顾名思义逆回购是投放出去。

  逆回购为资金融出方将资金融给资金融入方,收取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并在未来收回本息,并解除有价证券抵押的交易行为。

  央行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简单解释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央行扮演投资者,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MLF: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于2014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

  中期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

  发放方式为质押方式,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